让安岚“一季暴富”的生意,用专业术语描述的话,就是“汽车平行出口”——非官方授权经销商,将国内的新车以二手车的形式出口到国外。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估算,2023年,中国的汽车平行出口量超过30万辆,是2021年二手车出口总量的20倍有余。
2024年,踌躇满志的安岚制定了2亿元的营收目标。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同行正在悄悄撤离这个行业。
混乱是阶梯
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目前是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的中转站,也是安岚的考察地。
混乱,是这里给她的第一印象。行色匆忙的中国商人,满载着中国汽车的托运车,是她在比什凯克看到最多的景象,“就像一个巨型露天集市一样”。
所有混乱都指向一个判断:目前在俄罗斯,中国汽车不愁卖不动。
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俄罗斯汽车销量为91万辆,同比增长459%,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量最大的单一市场。
混乱也让安岚意识到,这一行还没有明显的壁垒,这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她摸索出了一个低成本的商业模式:把汽车素材发到TikTok、Facebook和instagram上,吸引吉国的经销商私信下单,她再从国内4S店或车企的大客户渠道拿到车发给客户。
注册账号、线上展示、获取流量、在线沟通......对有互联网大厂工作经验的安岚而言,这一套可谓轻车熟路。她在社交平台上投入的推广费一共只有2000元左右,“公司就我和老公两个人,办公场地在家,办公设施就是两台电脑,两部手机”。
不过安岚很快就发现,她把这件事想简单了。
客户找安岚下单后,需要先向她支付订单总金额30%的预付款,再由她全款订购客户需要的汽车,这就需要安岚先垫付剩下70%的资金。
在等待第一笔订单到来的时间里,安岚是在忐忑中度过的,因为她无法预测第一笔订单会有多少辆车、需要垫多少钱、这笔钱家里能不能拿出来。
9月下旬,安岚从Instagram上收获了第一笔订单:4辆蓝色吉利星越L,客户来自俄罗斯。想完成这笔订单,她得垫付近60万元。“这笔钱对我来说已经压力很大了,下次如果客户下单40辆,又该怎么办?”
她想起来自己有一位做外贸的朋友,通过朋友介绍,她向一家二手汽车出口试点企业提交了垫资申请。因为手中有订单,申请得到了批准,这笔订单也顺利成交。
通过这笔交易,安岚跑通了卖车的整个流程。
在这次淘金之旅中,带给安岚最多收益的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的营收占了安岚总营收的80%,其中理想汽车贡献了近一半。
第一笔新能源汽车订单是10月初拿到的,6辆理想L9。安岚告诉雪豹财经社,一直到10月底,理想的询单量占比一直在六成左右,那段时间,她经常回复询单到凌晨两点,“早上醒来,就躺在床上继续回复”。
安岚也闹不清为什么理想汽车的订单突然增加,“可能因为有俄罗斯的网红在推吧?”她没空琢磨这些,暴增的询单量和寻找车源的工作已经让她忙得焦头烂额。
安岚狂飙的“小生意”,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走势的缩影。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创历史新高,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24.5%。
风口从何而来
与安岚一样在俄罗斯市场赚到钱的,还有某汽贸公司合伙人方超(化名)。在2023年3月决定去俄罗斯试水后,他的公司利润翻了近一倍,俄罗斯市场贡献了总盈利的近60%。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因为战争原因,大众、本田、宝马、奔驰、通用和捷豹路虎等多家汽车制造商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市场供货。
欧美日车企的退出,为中国汽车让出了市场空间。某车企销售部门主管表示,丰田关闭了俄罗斯工厂,导致本田CR-V在当地出现缺货、缺零部件的情况,这有利于其竞品销售。
在方超印象中,从2022年下半年起,俄罗斯就成了国内汽车出口行业的高频词。但面对机会,一向谨慎的他决定先观望,一是先看看别人能不能跑通交易链路,二是再观察下市场趋势。
2019年,中国开放了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二手车出口量由上一年的1.5万辆增至6.9万辆。“平行出口的本质就是二手车出口,当时这个数量级的样本还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