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9> 小鹏G9纯电> 摘要详情

双方计划于2026年在小鹏G9平台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

双方计划于2026年在小鹏G9平台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

摘要来自:《大众最划算的投资?50亿元抄底小鹏 究竟谁才是赢家?》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大众最划算的投资?50亿元抄底小鹏 究竟谁才是赢家?》的片段:

更重要的是,双方计划于2026年在小鹏G9平台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大众品牌B级纯电车型。

毋庸置疑,小鹏这些年来建立的技术壁垒征服了德国人。

而在肯定德国人积极学习态度的同时,大众这样轻投资式的抄底,是否也在传递着一些不一样的信号呢?

大众对软件问题很焦虑。

关于智能电动车的判断,德国人很早以前已认识到了其对于全行业的变革作用,像前大众CEO就曾扬言,“在电动化时代,下一个高尔夫绝不能来自中国。”

此外迪斯直言,未来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如果不加速改革,车企将面临与诺基亚一样的命运。

“现在大众有两个选择,如果放弃软件,那意味着到2030年就是一家纯粹的硬件供应商,后果就是收入逐年缩水,因为越来越多的收入将来自软件。”迪斯这样跟内部员工说到。

大众对于软件的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只是事与愿违,大众这些年来一直在踩坑,并且MEB平台的第一炮就哑火了。

回到2019年,在大众将要推出MEB平台首款车型ID.3之际,由于软件架构功能不完整的问题,该车就被迫延缓了交付时间。

据当时德国管理者杂志报道,大众在生产ID.3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数百名汽车测试员每天报告的软件错误多达300个,大众被迫安排了超过1万名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来攻克问题。

只不过在ID.3之后,大众仍未能对软件问题产出一套一劳永逸的方法论,后来PPE架构同样因为软件上的阻碍,导致保时捷、奥迪等纯电新品的推出时间一再押后。

被迫无奈下,接任迪斯职位的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公开坦承,“我们不希望、也没有能力完全自己进行软件研发,我们需要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大众集团旗下CARIAD软件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集体下岗,此举不难理解是对于集团软件问题的负责。

在奥博穆公开呼吁需要合作伙伴的背景下,中国几乎成为了大众集团的唯一选择。

贝瑞德表示,中国在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拟。

对此,去年4月CARIAD成立全资中国子公司,这也是CARIAD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子公司。

到了2022年底,CARIAD进一步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大众集团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以加快面向中国市场的高阶智驾系统开发进程。

今年4月,CARIAD再宣布跟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在智能座舱系统研发方面形成合力。

智能驾驶的合作布局有了,智能座舱方面也有了,而面对小鹏、上汽作为整车厂的身份,不难看出近来大众集团在华的投资布局是在层层递进。

关于上汽跟奥迪的合作,鉴于此前双方之间已经有了合资公司主体的存在,同时上汽奥迪本身缺乏足够车型,因此为了区别于一汽大众-奥迪的产品体系,上汽奥迪采用智己平台造车一事可以说是出乎意料,但又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小鹏方面,考虑到它跟大众集团之间的市值、销量规模相差悬殊,外界自然也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两者的合作身上。

大众这下是看准了的投资,还是说看走眼了呢?

小鹏能进入大众的法眼,自身必然是有点本事,更重要的是,小鹏的长板刚好是大众急需的。

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特斯拉”的小鹏,过去几年一直以突出智能化实力著称,其中在此前小鹏G9上市之际,官方一同强调了全新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

关于电子电气架构的作用,小鹏表示这将决定整车智能水平的高度。正因如此,作为“国内首家千兆以太网主干通信”的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将有力保障未来几年小鹏的智能化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在此基础上,去年小鹏在芯片算力只有30TOPS的P5身上,率先推送城市NGP功能的创举同样惊艳了全行业。

凭借这一仗,小鹏亦对外证明了自身实力,为后来跟大众的合作埋下了伏线。

只是稍微可惜的是,小鹏在过去近一年时间开始走市场下坡路,在自身最弱的时候来跟“狼堡”谈判,条件方面难免要多让步一些。

仅7亿美元,小鹏卖出了4.99%股权以及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可以说小鹏是被大众成功抄底了。

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对于双方是个怎样的概念?

去年小鹏全年研发投入超52亿元人民币,大众这7亿美元投资相当于前者一年的研发投入。

反之从大众角度来看,CARIAD在2021年和22年累计亏损近34亿欧元(约268亿人民币),如果小鹏能帮助大众集团很好解决软件研发问题,无疑能帮助后者省下一大笔钱。

此外大众获得的董事会观察员席位,也能使其更好向小鹏偷师更多产品规划、战略决策层面的信息,可以说这7亿美元花得是“赚大发”了。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大众只收购了4.99%股份,原因一个是法律规定5%以上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并具有部分关键事宜的表决权,小鹏对此大概不会答允。

另外超过5%的持股以后,大众无论增持还是减持都需要履行报告、公告义务,使得整个流程变得更长,因此对于双方而言,4.99%股份是个双方皆大欢喜的决定。

大众心里算得清楚,抄底用的7亿美元不算什么代价,同时何小鹏也明白,“大众联手小鹏汽车”,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个足够美妙的故事。

“技术服务的收入对小鹏估值的参考有很大变化。”,何小鹏表示。

在双方合作新闻发出之后,当周小鹏汽车美股最高涨幅超60%,可以看出这对于小鹏和大众都是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根据协议约定,2024-2025年大众将向小鹏支付相关的技术服务费;2026年小鹏将提供G9平台,共同开发2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B级纯电车型。

可以说,双方第一阶段的合作已经谈拢并开始推进,至于更长远的未来,双方也对此展示了开放态度——

小鹏表示,两家公司还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等多个领域探索更多的潜在战略合作。


此外日前大众CEO奥博穆在受访时说到,“目前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仅限于中国,但稍后可能会扩大、走出中国,但首先我们希望在中国开展业务。”

看这口气,像不像老板画饼的印象呢?

近来业内形成了一股“在中国,为中国”的小气候。

日前丰田宣布将加强在华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开发,官方为此特意将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官方强调,未来将将加快推进智能座舱本土化设计和研发,同时加强研发含BEV、PHEV、HEV、FCEV在内的“本土化车型”。

结合此前丰田跟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打造的纯电车型bZ3来看,该车同样是专为中国市场而生的本土化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