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当前位置:易车> 福特F-150> 福特F-150电动车> 摘要详情

福特F-150到2023年要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车

福特F-150到2023年要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车

摘要来自:《欧美电动化,快凉透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欧美电动化,快凉透了?》的片段:

尽管日本政府老早就宣布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在国内销售的新车全部为电动车,甚至还砸钱补贴丰田、本田等车企扩大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的生产。但日系品牌每年都还是会站出来唱一下反调,丰田章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虽然目前丰田正在加紧研发固态电池以及新的内燃机,但每年丰田章男还是都会站出来对电动化战略痛批一番。而此前丰田的电动化战略的目标是要在2025年所有车型都采用电驱动(至少是混合动力),推出10款纯电动车,销售100万辆纯电动车,现在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遥遥无期。

另一家日系车企本田,原本雄心勃勃的与通用联手共同投资50亿美元开发经济型电动车,但这项计划仅仅维持了一年,本田方面就宣布暂时搁置。原因则是居高不下的成本。

日系车企受限于本土环境条件,对电动化转型的反应更为迟缓。而日本本土的消费者对电动车也并没有那么高的热情。如今在激进目标的背后,日系车企只能是表示深深的无力感。

通用、福特放缓电动化

通用当初的战略目标是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实现100万辆,这个目标显然也已经实现不了了。今年通用汽车将产销约25万辆电动汽车,比之前预期的40万销量目标减少了将近一半。并且,通用不仅放弃了与本田共同开发平价电动车的计划,还推迟了在其底特律郊区一家工厂扩大生产电动皮卡的计划。通用还计划要重启HEV混合动力的布局。

而福特方面早在2023三季度财报中,就宣布推迟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产能扩张计划,并宣布削减电动皮卡F-150的产量,调低了相应利润率目标。 而且福特正在重新调整其电动汽车战略,放弃大型、昂贵的电动汽车。因为福特指出,北美很多消费者不再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比燃油车和混动车更高的价格。针对中国市场,福特还有一个2025计划,是要到2025年末在中国推出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个计划现在看起来恐怕也要告吹了。

事实上,美国现在除了特斯拉,其他的电动车新势力也都过得不怎么样。Rivian现在还在一边持续亏损一边努力提高产量,Lucid还在抱着沙特的金主爸爸续命。

现在美国车企的情况就是电动化想快都快不起来。一方面,通用福特在电动车领域都在持续亏损,还必须拿燃油车的利润来贴补;另一方面,北美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增长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快;第三,美国汽车工人频频罢工,实际上就是因为电动化导致许多原有岗位的工人失业。美国政府现在也正在考虑放宽尾气排放法规,放缓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政府都不逼宫了,车企还着什么急呢?

欧洲:投资放缓,抱团取暖

欧洲的电动化进程同样是高开低走。

2021年,奔驰提出了“到 2030 年实现完全电动化”的计划,表示从2025年起所有新推出的汽车都将只采用纯电动设计。但是目前奔驰已经放弃了这个目标,表示将会继续生产燃油车,从而“在 2035 年之前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奔驰现在预计到 2030 年,其电动汽车(包括混动)销量将占总销量的 50%,远低于之前承诺的 100%。

在大众的战略计划中,到2023年要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车,但是2023年大众全球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只有39.4万辆。而且大众近期由于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增长缓慢,也选择暂时放弃了追加投资。去年10 月底,大众宣布推迟原本将落地东欧的新电池工厂的选址。而今年大众在西班牙投资建立的电池工厂也或因需求不佳陷入困境。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电动车品牌,大众、雷诺、Stellantis三家车企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抱团,共同生产低价电动汽车,来抵御生存威胁。

消费者对电动车热情开始冷却,中国将会带来的激烈价格战,欧盟新排放规则给欧洲车企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以及电动化转型本身所要付出的巨大投入,都影响着欧洲车企的电动化战略难以为继。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