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研究数据会发现,上汽大众在新能源方面的销量明显偏重于纯电板块,尤其是ID.家族,2023年共卖出10.89万辆,同比增幅超过45%,增速是乘用车纯电板块大盘的两倍多。
而ID.家族的给力,则得益于ID.3的爆发,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降价行动,让这款纯电小钢炮彻底获得市场认可,月销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全年销量暴涨215%,单月销量纪录已经超过1.5万辆,并带动整个ID.家族取得连续6个月同比环比双增。
之所以选择ID.3为突破口,一是因为这款车属于上汽大众独家,不会跟北大众冲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它门槛低,市场对价格敏感度更高,有诚意的降价带来的效果更明显。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且经此一役,上汽大众对ID.3的预期也水涨船高。
“现在ID.系列的雄心壮志已不仅仅是合资纯电销冠,ID.3也不止于成为12万级品质纯电首选,我们要成为这个价位段市场的首选。”俞经民的意思,ID.3甚至还要跟同价位合资油车抢饭吃!
看得出,通过2023年“稳电车”领跑合资之后,上汽大众已经信心倍增。甚至,在日前上汽大众跟媒体的沟通会上,2024年“给上汽大众贴上‘合资新势力’标签”之类的说法也不胫而走,并表达出“合资的未来看大众”——这,就真的有点意思了。
而为了让ID.家族飞得更快,2024年上汽大众还将带来两款全新产品ID.NEXT和ID.BUZZ。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ID.NEXT,这款亮相于去年底广州车展的三厢纯电轿车,定位跟北大众的ID.7 VIZZION比较接近;至于ID.BUZZ这款风格独特的纯电MPV,属于上汽大众独家引进,以进口车身份销售,四季度上市。
只不过,真正能让ID.家族在2024年进一步发力的,笔者认为还是ID.3,因为这款车在成功扎根于12万-14万元级紧凑型两厢轿车市场后,接下来还将通过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降低成本,拓展生存区间——看看价位相近的比亚迪海豚,30万辆级别的年销量规模似乎已经可以想象了,上汽大众心目中“电动时代的甲壳虫”或许就从这里起步。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产能,之前上汽大众只有一座MEB工厂,ID.3、ID.4 X、ID.6 X及上汽奥迪Q5 e-tron等纯电产品统统在此生产,这不可避免地对新车交付时间和终端销量造成影响。但随着上汽大众长沙MEB工厂2024年投产,将带来10万辆的新增产能,电池车间初期规划年产能更是达到15万套(预留有产能升级空间,为后续新能源车型的配套打下基础)。
也就是说,只要市场吃得下,上汽大众ID.家族2024年至少能新增10万辆交付量——如此也就意味着在纯电板块近乎翻倍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战略,并非纯电一条腿走路。要知道,如今国内新能源赛道上,插混正以4倍于纯电的增长速度飞奔,谁也不能视若无睹。
众所周知,跟欧洲同行们一样,大众的PHEV技术是基于传统变速箱的P2单电机路线,这在DHT双电机遍地走的中国市场很难生存,这也直接导致上汽大众旗下产品在插混市场的表现“不达标”——但正如前文所说,上汽大众接下来在PHEV赛道的玩法“不一样”了。
几个月前,贾建旭曾透露:上汽大众将基于纯电(BEV)架构,并结合燃油车动力总成(TSI+DSG)来研发全新的PHEV车型。不仅技术路线是全新的,“我们将选择最精密的电子架构,满足智能座舱,要把车变聪明。”贾建旭如此描述上汽大众未来的插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