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诉量也暴涨,是不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吉利没有把好品质关呢?还真不是,研究车质网的投诉原因可以发现,银河L7在车质网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价格变动”上,和品质无关。主要是部分银河L7用户认为新春购车权益增加但价格下降,导致权益受损。还有一些用户在购车几个月后发现价格变动,感到难以接受,认为应该得到补偿。
一位购买了银河L7 2023款 1.5T 115km MAX的车主表示:“购买不到一个月,推出新活动,同等车型配置升级,落地价钱降低,觉得对客户很不公平,希望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位购买银河L7 2023款 1.5T 115km 亚运幻影版的车主表示:“本人之前是星舰顶配车主,因为亚运版就被背刺过一次了,后面厂家推出了置换方案也参与了置换。于10.29提亚运版新车接近两个月就连续降价。单普通购车权益现在就差了将近一万多元(车身发票价179700)现在目前购车权利可算出185700车价8000膨胀金3000首购金950交强险171750,厂家在11月-12月初宣传价格最低,这突如其来的变动让我对此品牌感到非常的失望和不满以及感觉被欺骗。”
这些车主投诉的诉求呢,就是希望吉利厂家能给前期购车用户增加选装配置或者一定的补偿。严格的说,这些用户的投诉有点无理取闹了,毕竟吉利厂家又没有和用户签订保价协议,为什么就不能够降价呢?国内的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市场有多卷,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各品牌为了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都在加码推出优惠政策,吉利银河L7降价也是情理之中。而且从月度销量数据来看,自23年8月份之后,吉利银河L7的销量承压,连续四个月呈下降趋势,需要有新举措提振销量。各家车企都降价,你不降价的话,怎么保证销量呢?
当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购车后不久发现价格降低,自身车辆权益受损,对车企表示不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品牌推出购车优惠措施并非不当行为,品牌方有权利对售卖的产品去进行价格调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以现在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来看,车企降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提振销量的有力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