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硬核著称,称霸硬派越野市场多年的牧马人,其对应的数据则为34.8°、29.2°、23°以及251mm;至于坦克300,则为33°、34°、23.1°以及224mm。可见福特烈马在原厂状态下就已达到了许多同类车型改装后的水平。
而在越野必备的涉水能力上,福特烈马荒地版本的涉水深度达到了850mm,大沼泽地版本则在涉水喉的加持下拥有了925mm的涉水深度,对比起牧马人原厂760mm以及坦克300原厂700mm的涉水深度,同样领先不少。
与此同时,福特烈马1700mm的轮距,在硬核的同时为车辆提供了比较好的侧向控制和稳定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舒适与越野二选一的情况。
此外,国产福特烈马荒地与大沼泽地版本还标配有LT315/70 R17的固特异35英寸外径泥地胎,与之匹配的是17英寸铝合金防脱轮毂,诸如4.7后桥速比、德纳前/后电控机械差速锁、EMOD智能全时四驱系统、Bilstein倍适登三段式氮减、前防倾杆断开功能之类的硬核配件,在这两个版本的车型上也是标配,这样无异于“原厂改装”的项目,显然能为各位越野“发烧友”省去许多工序,做到安全又方便。
除去上述这些点之外,福特烈马在基础硬件层面,匹配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整体桥结构,再配合上HOSS 2.0悬挂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掉非承载式车身舒适性差的缺点;而能够介入ESP/差速锁/防倾杆/TCU/ECU等模块的G.O.A.T全地形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拥有202kW额定功率、429N·m最大扭矩,匹配了10AT变速箱的2.3T EcoBoos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是越野旅途上可靠的后盾。
强大的硬件基础在与半个世纪的技术积淀碰撞之后,福特烈马血脉中的激情与奔放再次绽放,而这也正是烈马这一产品序列的本性。
产于中国,更扎根于中国
在了解完福特烈马本身自带的硬核属性之后,相信屏幕前会有不少人担心,如此硬核的产品是不是会像牧马人一样“一条路走到黑”,除了硬派越野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属性可言。对于这个问题,此次福特选择将烈马产地定在中国这一做法,就是很好地回答。
在外观以及车身三大件足够硬核的同时,国产版烈马在内饰上却走起了与粗犷外观大相径庭的科技风,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与12英寸的液晶中控屏在视觉层面营造出了足够的“现代感”,与之匹配的高通骁龙8155高算力芯片,以及原厂自带的无线CarPlay、FOTA功能,基本打破了美式硬派越野曾经“仅能被用于越野”的刻板印象。
当然,在座舱细节上,国产版福特烈马的设计师还为其融入了地貌元素,具体体现在了座椅的缝线以及副驾驶一侧的山脉曲线纹路之上。这样的细节处理也让人感受到了国产版福特烈马“粗中有细”的产品特性。
此外,为了应对中国复杂的野外地理路况,国产福特烈马采取了高规格冗余配件预埋,搭载8个超声波雷达、5个高清摄像头和3个毫米波雷达。车辆还支持无人机联动,在极限环境下,中控屏直接显示无人机视角观测前路,对于前方路况把握更清晰。不怕配件、功能浪费,只为给越野玩家们多一层安全保障。
而在辅助驾驶层面,诸如ACC自适应巡航、TASR交通标志识别、BLIS盲点监测系统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这台车上也都会配备。
还是那句话,既然第六代福特烈马选择产于中国,自然会扎根于中国,以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为出发点,而在这款车型正式交付之后,美系硬派越野“纯工具”的时代也将结束。
一车多变,真正的“开放式”产品
热衷于户外越野,并以此为乐的用户群体,普遍是追求个性,向往自由,并且极具创造力的一群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性,对于他们来说,一款硬派越野产品,可以拥有非常高的原厂设定,但不能没有足够多的DIY空间。
基于这样的消费习性,福特在第六代烈马身上首次使用上了“模块化车身设计”,这一设计在基础层面,能够让这台车实现车顶、无框车门的自行拆卸,在特定的场景下能够让用户感受到真正原汁原味的开放式越野体验,也算是致敬了初代产品。
在此基础上,模块化的钢制前杠也为后续的拓展以及绞盘、牛栏杠的无损安装,提供了基础保障;车身的其余部分,厂家也专门预留了多处改装孔位,让玩家们后续的想法与创意能够更轻易地实现。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用户的用车、玩车体验,福特纵横也将加强经销商渠道的透明程度,不仅仅承担车辆销售的角色,还会和用户分享玩车知识、提供玩车服务,例如出行前检查、改装服务,以及帮助用户运送车辆至目的地等,最大程度地为用户更好地“玩越野”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