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过年了,很多人都会想要在年前买辆车回家过年。别看现在的汽车市场卷成这个样子,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那绝对是一件好事。很多原本在我们购买预算范围外的车,也跑进了预算区间,无论是车辆本身还是配置都能给我们更好的体验,买车变得更划算了。
但现在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各个品牌几乎都在“掀桌子”,该怎么选车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而20-30万元的价格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想买纯电车型的消费者来说,确实是难以抉择。而20万,也正是理性和感性的分水岭,展开来说就是20万以内解决刚需,20万以上更注重体验,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今天我们来看看,20万左右的飞凡R7是不是“既能”“也能”?
空间大是消费者的痛点,飞凡R7堪称新魔术师?
即便是在定位中高端的车型,也必须遵循空间这个“大刚需”的前提。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点,一台车就得首先有个足够大的体格。飞凡R7车长达到了4900mm,加上2950mm的轴距,让车内的纵向空间以及后备箱的进深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再加上1925mm的宽度和1655mm的高度,和同级的很多车型比起来,这样的尺寸完全不吃亏,甚至要更大一些。
有了足够大的车身做保证,在结构上的设计也需要一定的造诣,才能够尽可能地拉高“得房率”。那飞凡R7是怎么做的呢?首先,电动车的电池基本都悬挂在座舱的正下方,为了防止底盘过低发生剐蹭,离地间隙加上电池包的厚度,就会抬高地板的高度,不仅会增加坐姿的高度,也会挤占内部尤其是头部的空间。
为了降低地板的高度,飞凡R7搭载了行业首创的CTP双层躺式电芯,这样的技术让电池包实现了110mm超薄垂直高度,因此,前排驾驶高度最低可获得1064mm的垂向尺寸,后排也能拥有1020mm的垂向高度。同时,通过优化前置转向机、五连杆后桥及副车架结构,给予飞凡R7更大的纵向空间布局。坐在飞凡R7的车内,你就能感觉到没有压迫感的空间表现是什么样的。
配置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当然,光有大空间肯定是不行的,想要在20万这个价位杀出一条血路,够卷的配置也是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飞凡R7不仅在座椅的舒适度上拉满了,在科技配置上也是领先同级产品。
就拿我们日常驾驶非常注重的HUD抬头显示来说,飞凡R7配备了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通过和沉浸式的AR智驾进行深度的融合,能够让飞凡R7的AR-HUD整体显示变得更加全面,对于信息的掌握和重要信息的筛选也更加优秀。这就会让你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不会半天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虽然很多人都说,过多过大的屏幕实属没用,但是实际体验的过程中,就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体现,飞凡R7搭载了43英寸宽幅三联屏,加上AR-HUD构成了互联的四屏,这也基本上是同级中的天花板了。14.8英寸中控屏,10.25英寸仪表屏和12.3英寸副驾屏,组成了业内独有RISING MAX 3+1巨幕系统。
这样的表现已经让飞凡R7突破了一台车能够带来的各种体验,还能在娱乐和交互中寻找新的乐趣。三个屏幕能够显示不同的信息,应对不同的场景,比如仪表主要显示高阶智驾、行车方面的信息,主要传递给驾驶员。而副驾屏幕则基本以娱乐为主,方便副驾驶的使用和体验。而中控屏则显示地图、车辆控制等信息,三块屏幕分工明确,同时中控和副驾屏幕还能通过三指飞屏进行视频的分享,整个体验都充满了科技感。
除了功能划分之外,RISING OS飞凡极智交互系统也是全球首个不限手机系统的数字生态,像常见的OPPO、小米等多品牌手机都能够高速接入。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语音交互进行车机系统的交互,内置了超过500种指令级语音功能,超过41万的语音泛化,方言更是不在话下,这让车机系统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理解能力,可能你说一句话家人还没理解,这套车机系统已经秒懂帮你搞定了。
机械素质升级,舒适性拉满
很多新能源车型只在意配置,而忽略了机械素质,这一点飞凡R7就深谙其道,在底盘设计和调校上主打一个舒适。无论是急加速、急减速还是紧急变道,这台车的底盘都像太极一样很好地化解冲击,同时能够支撑起整个车身,不会产生明显的抬头、点头、侧倾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