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个宁德时代的高密度三元锂电池就得给出去十多万,而且,整场发布会小米SU7的对标车型都是百万豪车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
小米SU7无论是科技、外观、内饰、供应商都是顶尖的,而且各项参数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头部水准,还是一个C级车,不可能便宜的,到底多少不好书,但“不便宜”一定是真的。
如果你还不信,我们再把发布会的内容来复习一遍,把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拆开来讲
电驱
先说最核心的电驱,换句话来说,电驱就好比油车上的发动机。一个好的电驱关乎了一辆车的速度、稳定性、驾驶体验等等,堪称核心中的核心。
相信最开始会有不少人认为小米会直接采用供应商方案,他们认为小米就是靠“组装”起家,但没想到小米选择自研,并且成果斐然,一口气发布了三款自研电驱。
并且三款产品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分别是小米超级电机V6、V6s和V8s,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燃油时代的V6、V8发动机,它们通常也代表着“高性能”,事实也确实如此。
V6参数为:21000转、299匹马力、400N·m扭矩、220kW功率;V6s参数为:21000转、374匹马力、500N·m扭矩、220kW功率。目前V6和V6s已经在小米汽车SU7系列上全部量产实装。
而V8s的参数为:27200转、578匹马力、635N·m扭矩、425kW功率。这款电驱目前已经实现量产,预计2025年上车。
27200rpm的最高转速在目前电驱系统上已经属于“遥遥领先”水平,为了达到如此高的转速,小米汽车针对电机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电机内部采用54槽6极设计,并用上8层Hairpin扁线绕组,让转子的槽满率达到77%。
电机转速过高会导致电机碎裂,同时也会让电机过热。为此,小米不仅自研了全球最先进的高强度960MPa硅钢,同时还自研了双向全油冷散热技术,甚至小米还重新设计了定转子和自研了99.85%高效率SiC电控模块,电机功率密度也达到了10.14kW/kg,大幅领先业内同行,实现了电机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这还不够,小米还在实验室中预研了碳纤维激光缠绕工艺,让电机实现更高效的运转,其转速能达到惊人的35000转。
再强大的技术,也需要落地才能吸引消费者,在小米超级电机的加持下,全新的SU7双电机版峰值功率达到495kW,峰值扭矩838N·m,零百加速时间只要2.78秒,最高急速高达265km/h。
电池
除了电机电控以外,电车的另一大核心是电池,在电池包这块,小米为我们带来了871V的碳化硅高压平台。
同时还配备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集成效率达到 77.8%,电池+地板厚度仅120mm,线束减少91%,集成效率提升3%。同时,该平台还具有很高到延展性,上线电池容量最大可达150千瓦时,CLTC工况纯电续航超1200km;成熟体系电池容量可达132千瓦时,CLTC工况纯电续航超1000km。
效率之外,小米重视的是安全,通过14层物理防护和电芯倒置技术,来尽可能保障电池在日常使用和发生危险时的人员安全。不仅如此,小米还做了极为严苛的测试标准来保证安全。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电池的技术都在电池供应商那儿,但其实,能把电池安全地管理好,一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为了设计好小米汽车的电池包,小米在电池领域也申请了百余项专利,有这样的投入,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