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电池,卓越的空气动力学系统与超低的风阻系数——蔚来可谓“未见其车”就已“名声鹊起”。如今ET7走入德国市场开疆拓土,在热烈的宣传下真功夫究竟有几分,又会如何证明自己并非浪得虚名?我们就测试一下。
您体验过全自动换电吗?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动汽车通过更换电池完成加电还是全新、独特的体验。或许Power-Swap,也就是换电,会和“Tempo”成为纸巾的代名词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然,是否真的有可能还要后续见分晓,毕竟换电站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并非蔚来。在上个十年,乐土(Better Place)公司就曾经试水,最后翻了船。不过,蔚来从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开发专利、实现对流程的优化。
我们对蔚来ET7进行了单独测试。ET7的传感技术十分亮眼。同时,我们也会着重关注其技术装备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表现。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ET7在进入某个换电站(PSS)时做到了全自动倒车。考虑到ET7偏大的转弯半径和不够成熟的驾驶辅助功能,这点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我们在沿着A8高速公路驾驶时就通过12.8英寸的触摸屏发起了电池更换的预约和注册,只是为了证实蔚来13座换电站中的某一座确实可用。这样,您就可以在等待的队列中拿到一个号码牌,等候的队伍通常不太长。因为尽管蔚来越来越受欢迎,但在我们的街道上它们还很少见。
电池包,是其他所有品牌电动汽车电动模块的组成构件,很多情况下也是承载元件。因此,短期来看并不会有其他汽车制造商也跻身换电的行列。蔚来提供的换电式补能速度可谓惊人:在触控屏快速确认后会有详细的说明;随后在快速换电站中,ET7将被调整至中间位置并被抬升起来——这一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车内外灯光尽数熄灭,存在感太强的“小话痨”NOMI也安静下来。类似于沉重的电动螺丝刀旋转的声音传入车内,随后一阵强烈的颠簸,555千克重的电池包离开了座位下方原有的位置。此刻车辆下降,原来装配的电池被送到地下,移至旁边的充电盒中。现在,一个电量90%的100千瓦时电池包升起,在又一阵颠簸与螺丝刀旋转声中就位。
NOMI也再次苏醒。现场有负责确保换电流程顺畅运行的工作人员,我们也稍稍示意表示感谢。蔚来表示,目前已完成超过1200万次换电操作,而新一代的换电站将实现自主运行。
当然,现在我们就可以体验到:等待五分钟,开启新旅程。我们发现,这一系统运作良好,甚至在三月底之前不需额外花费。痛点在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即换电站数量少、密度低。目前德国只有2/3的站点处于运营状态。蔚来在中国已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换电站网络,要想在德国做到这一点,至少还需要建设1300个站点。这就需要时间。此外,出于环保考虑的批评也不容忽视:据计算,目前蔚来在全球范围内存储着15 000个电池包。
让我们把视线放回车辆本身。蔚来ET7的起售价为69 900欧元,不含电池。功率为100千瓦的电池需要另花21 000欧元购买,由于法律原因,这种情况下不再有换电选项。您也可以选择以289欧元的价格按月租用,当前为75千瓦时电池,不久之后可选150千瓦时。不过,充电速度比较缓和,不会有太大变化。此外,所有电池包的重量相差不大,容量较小的电池包是常规三元锂电池与较重磷酸铁锂电池,而容量最大的电池包将是固态电池。
那为何我们依旧不建议使用容量较小的电池包?测试得出的续航里程就是答案。在冬天较寒冷的情况下,即使采用100千瓦时容量的电池,当测试时功率保持在33千瓦时,ET7的续航里程也只有约300公里。即使谨慎些在Eco模式下驾驶,也只是达到376公里。蔚来ET7风阻系数值只有0.21,相当出色,在这样的条件下续航里程值还处在该水平,说明两台电动机的效率确实不高。此外,令人遗憾的是,蔚来尚未提供单踏板模式或无阻力巡航。而要想将动能回收模式在三个强度级别之间切换,还必须使用有些烦琐的触控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