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那怎样的纯电架构在今天才算强呢?800V 高电压肯定是门槛了,毕竟它可以减小系统内的电阻和损耗,也能减轻线材重量,还能应付超级快充。不过在 MEGA 推出的节点,800V 电气系统已经普及开,动不动 3C 的充电倍率也快成为标配了。理想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这时候,我们不妨把目光从广州车展理想展台移开,到隔壁展馆的宁德时代展台看一眼。宁德时代展台外侧,是他们最新的麒麟电池的展具,而在这个展具上,你也会看到理想汽车的 Logo。没错,这款即将用在 MEGA 上的电池并不是货架产品,而是理想和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
宁德时代的“麒麟”架构是一种电池基本结构的创新,它将液冷板布置在立方体电芯六个面当中,最大的两个面,从而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以达到 4C 的充电倍率。在此基础上,理想汽车和宁德时代又组建了联合开发团队,通过修改正负极微观结构、改良电解液等方式,把电芯内阻进一步降低到 0.3 毫欧,从而让电池最大充电倍率提升到 5C,功率超过 520kW。直到电量 80%,也能维持 300kW 左右的充电功率。
听起来非常反常识,但这还没到 5C 麒麟电池的极限。如果再增加冷却板覆盖面(比如加到四个面),6-7C 的充电倍率也还可以做到,它将拉满 1000V/800A 的充电新国标参数。从 MEGA 开始,接下来以 M 打头的几款理想纯电 SUV 都将使用 5C 麒麟电池,相信它们的电池容量也差不多,这样能平摊电池成本,帮助产品更好地走量。
从 MEGA 发布的那一刻开始,理想已经找到了纯电时代的技术路径,也就是合适容量+低电耗+超级快充。接下来只需要复刻一遍自己在增程时代的打法,通过销量和关键技术创新,让大家以后一聊到超级快充就想到理想即可。
【补能端:让补能尽量不“补能”】
当然也得承认,这种玩法在纯电时代不太容易跑起来,毕竟这是纯电动车的核心痛点,因此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多。退一步说,超高功率快充这件事也不是理想的专利,并且需要自建补能体系的配合,这套电气架构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理想现在正在铺设自建补能体系。他们计划今年年底,5C 超充站建成 300 座,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川渝四大经济带;到 2025 年覆盖全国三十六条国家高速干线,联通四线及以上城市,完成四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 90% 覆盖。超充站点将以面向纯电动车型的 5C 超充桩为核心,搭配若干数量的 2C 充电桩。
光有数量可能还不够,毕竟各位友商的自建充电网络铺设的时间更早,站点数量也更多,理想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真正能让理想发挥的,或许是这个东西:
理想在今年家庭科技日上发布了“充电机器人”的预告片,与电动充电口盖搭配,充电机器人可以自己寻找并对接理想车辆上的充电接口,自动完成插枪拔枪动作,用户只需要把车开到(或者让车用 NOA 开到)指定位置,再自动泊入就行,全程不用下车、不用动手,补能全程将自动完成。
在这台充电机器人之前,上一个完全自动的补能流程就是换电了。而有了充电机器人加上 5C 快充,这种“常规”补能方式的体验将非常接近换电模式,与加油基本齐平。这样,尽可能压缩充电对行程的打扰,让补能流程更“无感”,理想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年自己提出的“纯电痛点”,从而让用户在转向纯电车型后,继续选择这个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