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何小鹏接受媒体采访,他说「友商的 AEB 宣传 99% 都是假的,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布,都是小视频……」,疑指余承东在问界 M7 发布会上宣传 AEB 功能的事情。
而有着「余大嘴」称号的华为执行董事余承东在朋友圈回应,「车企一把手不懂 AEB……让手下人忽悠了……」暗示何小鹏不理解 AEB,缺乏对行业的基本认识,并且继续强调华为 ADS 2.0 的高级智驾能力。
事已至此,何小鹏又回了一句:
双方互相出招,有来有回,并不指名道姓的同时保持了体面。
但在继续聊这场口水仗之前,我们先简单讲讲什么是 AEB。
AEB 是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也就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缩写,可以在检测到危险时通过系统协助驾驶者进行制动,发出预警或是采取不同程度的制动,甚至是完全刹停,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简单说就是自动辅助刹车,危急关头可以救你一命或者救别人一命的功能。
虽然两家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小鹏和华为提供的智能驾驶在 AEB 项目上的表现都很出色,根据中汽研推出的 IVISTA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小鹏 P7 和阿维塔 11 的 AEB 项目相关的成绩都是满分。
也就是说,双方都在做这个功能,只是在功能的理解和着重点上有所不同。
所以别看大家吵得厉害,前提是自家家底也挺厚的,不怕友商质疑,
自然地,这场口水仗最终落地到问界汽车和小鹏汽车各自对智驾的宣传上。
问界说:
小鹏说:
就这么短短几天,AEB 风头无两,迅速登上车圈热搜,所有在做智驾的品牌和车企都在关注,也小心翼翼地考虑要不要插一脚。
腾势总经理赵长江、哪吒 CEO 张勇、阿维塔科技 CEO 谭本宏选择加入战局,顺便为自家产品代言。
理想汽车 CEO 李想就更明智:「不和华为吵架,实在是吵不过呀」——好像参与了又好像没参与。
这个口吻,让人联想到理想不久前开的战略会结论:避开华为。原来李想不是不想出风头,只是在执行战略而已。(延伸阅读:问界 M7 卖爆后,理想开了个会)
尽管问界 M7 销量捷报频传,作为 M7 竞品的理想汽车全线产品却未有明显的销量下降,10 月交付量突破 4 万台,在 30 万元以上 SUV 的细分市场超越 BBA,还要在 11 月挑战 4.5 万交付量,12 月交付 5 万台。
理想在家用市场上的成功,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不止是问界,岚图 、长城 WEY……都推出了自家的中大型 SUV,学着把沙发、电视、冰箱搬上车,却没多少人能抢来理想的蛋糕。
那问界 M7 的销量来自何处?
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认为是对智驾功能的强调和营销,以及 Mate 60 效应带来的转化,「约有 80% 的订车用户选择了 5 座版的新 M7。而这群人里,60% 的用户选择了带有激光雷达的 Max 智驾版车型。」(延伸阅读:「遥遥领先」的华为,正让问界「起死回生」)
战火烧到智驾这一块,一直主打智驾的小鹏汽车可就不困了,趁着刚开完 1024 科技日,何小鹏顺势「宣战」。
随着新能源竞争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各家都在积极布局智能驾驶领域,面对竞争的白热化,未来会有更多车企高管出来公开互怼。
在电动车这个圈子,此前就有不少出圈的口水仗,比如马斯克在特斯拉的 ESG 评分比烟草公司还低时,评论「ESG 就是魔鬼」;比如长城汽车时任 CEO 李瑞峰在微博说余承东「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比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投资者沟通会说「自动驾驶都是扯淡,都是忽悠」……
每一场口水仗都承担起了科普电动车技术的重任,而选择什么话题、如何引发关注,这个重任从媒体转移到了企业负责人身上,他们既是谨慎决策的企业管理者,也同时是汽车行业的明星,自带流量的话题中心。
从增程纯电之争到今天的 AEB 之争,都反映一个现状:卖车比以前难多了。
口水仗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也顺便科普了 AEB 技术,增加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理性和感性认知,并定下了行业标准,如今哪位带智驾功能的车型销售如果答不上来什么是 AEB,就显得太不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