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MPV市场肉眼可见的繁荣起来,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各自的MPV产品,无论是尺寸还是能源形式都变得多种多样,特别是家用MPV这个细分门类,受国家多孩政策影响,越来越得到家庭用户的关注。
对于MPV的划分,基本上被冠以商用和家用两种类别。商用以大尺寸、强动力及豪华内饰为主要诉求点,讲求的是乘坐者的舒适度。而家用则偏重空间变化多、尺寸适度以及配置实用性强几个维度,讲求好停好开,一车多能而且使用成本不能太高。
首先针对家用MPV好停好开的特点,家用MPV的车长一般控制在5米左右,目的是为了方便车辆驾控以及停放,在保证内部空间的同时,尽可能让车身“小巧”一些。其次内部空间必须具有灵活性,二三排座椅能灵活组合,以适配多种人员配置和物品装载的需求。最后舒适性配置还不能太低,必须保证前后三排都能有较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所以相较商用MPV这类只用照顾好第二排乘客的“专项选手”,家用MPV则是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的“全能选手”,尺寸、价格和配置之间的关系要拿捏得非常到位才行。近日,Y车评试驾到上汽大通MAXUS全新MPV G70就比较符合“全能选手”这样的形象,它在空间、人性化配置以及行驶质感等多个层面,交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单。
上汽大通MAXUS G70(以下简称G70)定位家用中型MPV,虽然轴距达到2960mm,但车长克制到了4900mm,甚至比大众帕萨特还要短一些。G70车宽依旧有1885mm,保证了第二排能够留出进出第三排的200mm中央过道,以及第三排乘坐三人的1230mm横向空间。
之所以把车长控制在4900mm,是因为该车型研发初期就要求车辆要适应各种尺寸的停车位,特别是老小区和立体车库的狭窄停车位,如果车辆过长或者过宽都会影响停放,这对于家庭用户而言会造成一定困扰。
那么问题来了,4900mm的车长对于一台6/7座的家用MPV够用吗?G70的7座车型采用2+2+3布局,第一、二排都调整至适合我身高(177cm)的位置,其中第二排纵向留有大约2拳腿部空间,此时我坐进第三排,膝盖距离第二排靠背还有大约两指距离。
好在第三排坐垫高度相较同级的本田奥德赛更高,而且厚度更厚,所以对于大腿有一定的承托,不至于像坐马扎,如果是成年女性或者个子稍矮的男性,乘坐舒适感会更好一些。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普通身高的成年人乘坐1到2个小时,没啥问题,不至于太难受。
座椅布局方面,这回G70的6座车型有一个独到的创新点。它并非常见的2+2+2布局,而是2+1+3,你不要以为是第二排的座椅可以挪到第三排,其实是副驾驶的座椅挪到第二排,相当于副驾和右侧第二排共用一个座椅。
你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设定?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座椅不仅可以借助近2米的超长滑轨,具备前后总行程980mm移动距离,更为“神奇”的是能实现一键180°旋转功能,此时副驾和后排是面对面的状态(需要车辆处于停车)。并且这个座椅可以在副驾位和第二排位一键进入小憩模式,变成“0重力姿态”。
对于这样的设定,厂家的解释是让第二排/副驾的座椅旋转和前后移动,可以实现移动会议室或者更加容易照顾后排儿童,甚至还可以方便宠物的搭乘。比如座椅移至副驾,这样第二排就空出一个座椅的空间,刚好可以让家里的爱犬呆着这个空地。
而我看着这个“骚操作”的第一反应是,这太适合高大的篮球运动员乘坐了,他们无处安放的大长腿,终于可以随意放平了。
抛开可以旋转这个技能,常规版的G70第一、二排座椅的舒适性配置相当不错。我们试驾的高配车型,第一、二排均有电动调节和加热,主驾额外增加了通风,第二排增加了手动腿托和扶手。
为了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出,第二排左右两个座椅靠背后方均设置了一键上下车按键。按下按键,第二排座椅会往前移动,并且向门边靠拢,留出中央通道,方便第三排乘客下车。相较其他车型需要专人手动搬开第二排座椅,这种一键的方式省时又省力。
后备箱的拓展能力也是家用MPV重要的部分。G70在三排坐满的情况下,后备箱还能塞进2个24寸的行李箱。如果放倒第三排,由于第三排座椅厚度和悬架结构的原因,会有一个明显的梯台,后备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平面,对于装载物品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G70,你可能因为它极具科技感的造型而无法马上分辨出它到底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
车头下方是一个巨大的梯形格栅,里面布满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菱形纹路。机盖下沿是一道贯穿式的日间行车灯,两侧是分体式的远近光灯组。车头并不圆润,折线较多,使得前脸有种锐利的气势。
车侧是常规MPV的硬朗造型,但采用了悬浮式的车顶设计,并且门把手也作了隐藏式的处理。车尾灯的辨识度很高,贯穿式的尾灯在左右两端形成分叉状,呼应了前脸的折线造型。
如果给这个造型打分的话,满分100分,我可以给个85分的成绩。G70的造型科技感强但不浮夸,耐看度也相当不错。
车内饰依旧延续了浓烈的科技氛围。最吸引眼球的地方莫过于中控台上的三连屏,分别是仪表盘、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尺寸均为12.3英寸。
车机驱动芯片为高通8155,并且搭载了斑马的维纳斯智能车机系统,内置影音娱乐、高德导航、生活助手之类的APP,语音识别能力也比较不错。这套车机系统在上汽旗下多个品牌车型都有配备,口碑一直表现不俗。
内饰的用材以软性材料居多,中控台用浅色皮质包裹,仪表台上也是搪塑的材质,门板两侧采用了镀铬的饰面板,整体效果清新简约,没有一丝油腻感。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优化的地方,在强光下方向盘和中控台下方的触控按钮很难看清,如果是刚手上的驾驶者,需要辨别比较长的时间。
座椅采用了别克GL8的同一供应商——延锋国际,Nappa真皮包覆,内部运用多层功能性填充材料,既保证了舒适度,也降低了久坐后的疲劳感。实际体验下来,乘坐感受确实很不错,软硬适中,也有一定的包裹感。
配置方面,前排中控台下方有1个无线充电板,下方掏空的区域有3个类型的充电接口。三区自动空调,并且为了第三排不会因为管路太长而吹不到热风,特意安装了“独立暖水管道”“独立智能控温阀门”,这样冬天不再“吹冷风”。
侧门开关是电动式,开关按钮放置在B柱的位置,按起来很方便。
G70的储物空间也比较丰富,除了常规的手套箱和中央扶手箱外,中控台下多了掏空的区域,门板可以放置5瓶300ml小瓶矿泉水。第一排后背有小桌板。中央扶手箱后部拉开有一个储物槽,也能装不少零食和饮料。第三排左右两边也有水杯槽。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G70,它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实用性非常到位,设计师力求榨干每一处空间,以达到更大尺寸MPV才具备的功能。
最后来聊聊G70的动态驾驶感受。不同于同类MPV,G70在后悬架结构上没有使用扭力梁,而是选择了舒适感更强的多连杆的形式,但为了拓展第三排空间,优化了悬架结构,让减震器前移外置。
正是由于多连杆的加持,整个底盘十分舒适,特别是坐在第二排的感受更为明显。当路遇颠簸时,悬架对于路面振动的过滤相当到位,没有过多的余震传递到车内。
动力系统G70搭载上汽蓝芯NF2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2kW,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8.8秒,65L油箱可使续航超750公里。与之匹配的是上汽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配有电子怀挡。这套动总此前已经运用在上汽旗下多个品牌车型上,我也多次体验过,整体的动力输出相当不错,9AT的平顺性也可圈可点。
我们试驾过程中经历了一段爬山的线路,车上载有4人的情况下,这套动总的动力储备丝毫不觉得有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开启运动模式下,经过极短暂的涡轮迟滞后,动力持续而来。哪怕是7人满载,我相信这套动总也能毫无压力的应对。
由于车长不到5米,所以在山间过弯,你不会觉得车尾难以控制,车身的灵活性与普通的B级轿车相似,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重心更高,车内的乘客的左右侧倾会更明显一点。
经过山路、国道和城区道路的多种体验后,G70的驾乘感受十分打动我。虽然新能源大势下,许多人更加钟情新能源车,但作为长途自驾和多人出行的首选,传统的燃油MPV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