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一些中低端韩系产品依然可以在家用车领域凭借着性价比、高配置换取一些销量。也许无法与往日相提并论,但总归能有车可卖。相比之下,韩系豪华品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例如在国内市场堪称“三进宫”的捷尼赛思。
关于这个品牌的历史,我们不再赘述了。总而言之,这已经是该品牌第三次进入国内市场。而回顾前两次,无疑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更危险的是,捷尼赛思这一次的“中国之行”同样摇摇欲坠。
近日,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称,捷尼赛思品牌在近期召开了全员大会,而在会议上捷尼赛思的高管发言披露称:在过去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捷尼赛思品牌已亏损高达12亿元人民币。此外,在过去的3年时间,捷尼赛思品牌的累计亏损高达30亿人民币。而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在于其高昂的营销费用。据了解,捷尼赛思当年的平均单车营销费用达到了71万元。
而且,该高管据说还在会议上对捷尼赛思中国的员工进行批评,指出团队缺乏凝聚力,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没有一位捷尼赛思中国员工购买该品牌车辆。据悉,捷尼赛思韩国总部已安排审计组,未来将会对捷尼赛思中国过去的所有项目和花费进行全面审计。
以上内容,虽然捷尼赛思品牌官方尚未针对作出回应,但是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倒也再次让人们相信了“无风不起浪”的定律。事实上,无论以上会议内容到底是真是假,在众人看来或许并不重要。因为从结果来看,捷尼赛思品牌在国内的失败已成了“洗不白”的事实。
2021年,捷尼赛思潇洒的在黄浦江畔,用3000多架无人机拼出“你好,中国”的宣传标语,高调官宣捷尼赛思品牌再次征战中国豪华车市场。如此大手笔的营销活动,毫无疑问彰显了韩系豪华车对中国高端市场决不放弃的决心。
然而,只有决心显然不够。再次登陆国内市场的捷尼赛思,依旧未能取得好的市场反馈。根据新车交强险购买数据显示,2022年捷尼赛思在国内累计销量仅为1457辆,而今年上半年,该品牌的销量更是只有835辆。同样作为豪华品牌,眼看着隔壁“BBA”一款车型都能实现月销量过万辆,卷土重来的捷尼赛思,显然落寞了不少。
那么,这个韩系豪华品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正如上文所述的营销成本,无疑是捷尼赛思的一大问题。如果真如众多媒体报道的那般,单车营销费用就高达70余万元,那么这笔钱,到底花去了哪里?这无疑是个疑问。营销费用虽然无法直接转化成品牌销量,但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还是行之有效的。进入国内三年以来,如今还能有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捷尼赛思”这个品牌闻所未闻,这就足以说明其高昂的营销费用是完全打了水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