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大说他卖车,朋友圈发车都会把价格、车况、配置、公里数都写上,这样有意向的客户就会问,没意向的或感觉车况、配置或价格等不合适的也就不会问了,大家都比较节约时间。不喜欢那种就发一个车,很多信息啥也不写,买家想了解还得问来问去,还不一定买,耽误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几天之后,有个车商看上了这台车,因为是同行人员,给了4.2万,后面又加到4.3,4.35,胡大大都不卖。最后胡大大直接说最低4.4万,想着卖给他也省心省事。
胡大大卖车,不管是同行还是客户,车况都是一样介绍到位,没有任何隐瞒,因为做现在做生意想长久需要口碑和信任,同行最后以4.4万的价格买走了。
没过几天,这位车商就把它卖了,而且还挣了三千块。
所以,同样一台车,我卖4.5万,买家嫌贵,而这位车商卖四万七八也很轻松。
这件事让我首先想到一点:个人想捡漏是多么困难,即便这个漏就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够抓住。
我想那个四万五嫌贵的个人买家,他不会认为这台车4.5万的价格是个不错的价格,因为他根本不了解真正的行情,而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价格。也可能是在网上看太多那种低价车源了,而没有去考虑二手车的价格 需要考虑的是综合情况,包括车况、配置、公里数、年份、新车行情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