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终端市场表现的优秀成绩,我们也不难看出理想汽车在产品定位和用户感知方面的优势,可以说,理想是精准的切入了市场。其实除了产品定位和产品力本身之外,理想汽车对于技术研发和质量感知等也一样十分重视。
刚刚过去的10月15日至18日,理想汽车“感知质量技术日”在北京研发总部举行。这也是理想汽车在举办技术社区系列活动中的一站。在这次技术日上,理想汽车围绕着感知质量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介绍和研讨。
其实在原本的开发体系中,很多质量感知都是由主观评价组成的。例如座椅舒适性、操作便利性、NVH声音的品质以及人机工程学,因为有些指标很难量化,于是大家纷纷采用主观评价来取代客观数据的量化评价,例如此前沃尔沃的鼻子气味小组、以及很多车企的主观评价小组。
理想汽车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产品思维、可量化和可成长迭代的《理想汽车感知质量评价规则》,通过用户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心理感觉以及主观评价等方面的体验出发,可以不断的收集整理相关的质量品质的开发方法,以长期进步的姿态去服务理想后续车型的开发,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体验。
这其实是基于大量的数据推演以及用户的反馈,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吸取经验,并且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去进行判断和调整,同时接受市场上的反馈,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方法论。
同时,这对研发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传统车企在开发过程中,研发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这也是汽车研发的常态。想要从市场、研发和售后等环节的博弈中,总结出一套方法实际上是很有难度的,不仅需要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团结协作,还需要不断推动质量变更和解决方案的落地。
理想汽车在产品部门下设专门的PQ感知质量部门,换句话说,PQ工程师也是产品经理,不仅能够从上到下解决上述的难题,同时,《理想汽车感知质量评价规则》还用做数学题的方式评价感知质量,有效解决了PQ感知质量评价难的行业性痛点。
理想汽车的这一举措也同样十分有效,今年,理想汽车已经连续6个月蝉联了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SUV销量冠军。同级别市场占有率高达17%,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一线豪华品牌,也是中国品牌首次打破豪华SUV市场“BBA”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
凭借着对质量的孜孜不倦追求,理想汽车在未来依旧能够享受自己研发体系带来的红利,不断的突破汽车市场的桎梏,创造一个又一个属于理想汽车的“理想”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