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重量越大,惯性就越大,体积、重量更大的电车相较于燃油超跑,无论是加速、刹车还是过弯,都需要更多的动力和制动力来改变车辆的行进状态。在日常通勤中,这一“缺陷”并不会受到太多关注;但在分毫必争、路况复杂的赛场中,由于“重”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会被无限放大。
质疑之二:电车散热差。
相较于燃油车,电动车在三电系统的散热方面也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不仅耗能更多,效率也更低。很大一部分电动车根本扛不住高强度的刷圈,甚至出现过热降频的现象。
基于以上两点,电车上赛道可以说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因此,当路特斯Eletre R+在浙赛接连拿下两项“最速”,其中的“含金量”也就不难想象了。
路特斯Eletre R+是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征服浙赛榜单的呢?
最核心的当然是动力。作为“两秒俱乐部”的常客,充沛的动力对于路特斯Eletre R+而言算不上难题。在本次浙赛上,得益于车辆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的搭载,路特斯Eletre R+跑出了236公里/小时的直道尾速,不到3秒便完成百公里加速。真正诠释了大魔王的那句“我让你们连我车尾灯都看不到”。
当然,对于真正的性能车而言,直道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只是“大力出奇迹”,难言真正的王者。还需要具备快速过弯的能力,才能够在“弯道为王”的赛道中做出优秀的圈速。
众所周知,重心越低过弯越稳。而作为电动SUV的Eletre R+天生就比其他车型高出一个头。为了彻底征服浙赛高低起伏的连续弯道,Eletre R+搭载了路特斯首创的6D智能底盘系统,通过对车身和底盘的实时调整,来保持统一的过弯姿态。
同时,为了降低过弯时的车身侧倾,路特斯还为Eletre R+配备了48V电子主动稳定杆和最大3.5度的后轮主动转向技术,通过综合车身位移传感器信号进行输出力矩的实时调整,不仅需2毫秒即可完成刚度调整,还可以在高速过弯时实现后轮与前轮的同向转动,减少后轮侧滑,提升操控稳定性。
但是,面对高强度的高速运转,路特斯还必须应对动力总成效率、永磁电机等可能产生的过热降频。在这方面,路特斯同样奇招频出,而它的最大“杀器”,还要属其800V高压平台的“黄金拍档”——碳化硅。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IGBT,碳化硅不仅更耐高温、高压,还拥有着更高效的导热率,在提升整车的系统效率和散热性能的同时。使得Eletre R+能够轻松实现200km/h的持续运行,从容应对刷圈挑战。
此外,路特斯标志性的空气动力学、极致轻量化等“传统艺能”在Eletre R+上的体现,也成为了此次路特斯浙赛刷圈的“关键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