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宏光MINIEV> 宏光MINIEV销量> 摘要详情

宏光MINIEV从2017年创造销量新高之后

宏光MINIEV从2017年创造销量新高之后

摘要来自:《靠性价比出圈的五菱,这一次要靠技术翻身?》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靠性价比出圈的五菱,这一次要靠技术翻身?》的片段:

“史诗级云朵,销量有没有史诗级?我在这里,诚实的回答一下,没有。”10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在个人微博中的坦言,将五菱当前的焦虑感暴露无疑。

 

作为宏光MINI EV的缔造者,周钘是一手将五菱推上热搜的那个男人。在疫情期间,一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让这个品牌瞬间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宏光MINIEV也随之爆单。

 

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宏光MINIEV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累计销量突破110万辆,连续28个月蝉联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单月最高销量曾达5.06万辆,堪称新一代“神车”。

 

但“神车”的光环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周钘离开五菱,转投小米,五菱也逐步走下神坛。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二的车企中,上汽通用五菱是下滑最严重的国产车企,同比降幅超三成。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累计销量仅为88.64万辆,同比下降17.65%,其中宏光MINIEV销量同比下滑过半。

wps_doc_1.png

 

 

尽管今年初,周钘闪离小米,回归五菱并主导新宝骏品牌运营,亲自操刀推出了“悦也”“云朵”等新车型,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五菱新晋上市的一系列产品都未能在市场中再创神话。

 

焦虑开始在五菱内部蔓延。低价战略失灵,历经十载仍未突破10万元天花板,五菱如何破除当前困局,已关乎这家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上汽通用五菱还在不断向上突围。面对今年持续增长的混动市场,10月16日,在五菱技术进化日上,上汽通用五菱顺势推出五菱旗下首款A+级混动家轿——五菱星光,同时将两大全新技术: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推向台前。

wps_doc_2.png

 

 

当前的低端市场已无增量可挖,退无可退的五菱终于开始做技术文章。这一次,想通过技术创新来“打怪升级”的五菱,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神车”跌落神坛

 

宏光MINIEV“失宠”从2022年便出现苗头。乘联会数据显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宏光MINIEV的销量便有明显下降。

 

2022年10月~12月,该车月销量同比分别下滑13.8%、20.8%和31.7%。今年以来,除了在2月实现增长,1月、3月、4月宏光MINIEV的销量同比分别出现38.5%、44.8%、27.4%的下滑,特别是7、8两月,该车月销量已降至1.5万辆水准,仅为巅峰状态时的三成左右。

 

宏光MINIEV销量下滑的原因也是其迅速走红的原因。亲民的价格、实现中短途代步出行需求,是当初绝大部分车主购买这款车的主要原因。

 

2.88万元的起售价,刷新了整车厂成本控制的底线;长度不到3米、轴距不到2米的车身,解决了都市消费者短途代步、停车难等问题。

wps_doc_3(1).jpg

 

 

但是低廉的价格背后,是这款车几乎舍弃了所有智能化、网联化和安全性功能,电池续航里程也被压低至120公里至170公里,以减少整车成本,加之塑料感满满的内饰混搭,“低质”“廉价”和“不安全”的“车设”迅速确立。

 

最重要的是,宏光MINIEV不高的技术门槛,使其造车模式能够迅速被竞品复制。而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最擅长的事。

 

近两年来,多家车企陆续推出微型电动车,如吉利熊猫mini(起售价3.99万元)、长安Lumin(起售价4.99万元)、零跑T03(起售价5.99万元)、奇瑞小蚂蚁(起售价6.49万元)等。

 

竞品相继涌入,但A00级电动车的市场增速却由盛转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A00级细分市场销量为89.9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89.85万辆,占比接近100%,市场份额为30.1%。

 

2022年,A00级纯电动车市场共计销售约107.75万辆,同比增长19.8%,这一增速较2021年的205.2%已大幅下滑,市占率也降至19%。而今年第一季度,微型电动车的销量同比下滑42.9%,在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1.5%。

 

在这一背景下,除了宏光MINIEV,事实上其余微型电动车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现象。由此可见,宏光MINIEV跌落神坛,不仅是产品竞争力衰退,A00级纯电动车市场萎缩,也在不断挤压产品的生存空间。

 

 

难以摆脱的“神车”魔咒

 

爆红、被模仿、平庸、沉寂……宏光MINIEV当下所经历的一切,似乎就是五菱宏光微面的命运翻版,而在此之前的宝骏510、530也是同样的命运轨迹。

 

崛起于微车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对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变化,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和捕捉能力。无论是“秋名山传奇”的五菱宏光,还是宏光MINIEV,上汽通用五菱都在极限压低成本的战略下,把微车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人民的心坎里。

 

但是,由于五菱的低价战略没有较强的技术壁垒,打开市场后很容易被对手复制,加之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的微车市场都在萎缩,留给五菱的市场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从2017年创造销量新高之后,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已经连续5年出现下滑,从顶峰时期的215万辆下滑至2022年的160万辆。而今年前9个月,上汽通用五菱的累计销量仅为88.64万辆,以此推算,今年其总销量大概率不会超过130万辆,有可能会创造近10年来新低。

wps_doc_4(1).png

 

销量下滑也在使上汽通用五菱的利润不断缩水。据上汽集团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的净利润降幅达到了88.6%。低价下的爆款战略,正在让五菱失去向上的冲劲。

 

但是,在国内消费不断升级、自主品牌不断向上的大环境下,消费需求的迭代比汽车产品的迭代来得更快。

wps_doc_5.png

 

 

比如,今年A00级纯电车热度不再,但A0级纯电车正在崛起。以6月为例,我国A00级纯电车批发销量为8.2万辆,同比下降30%,占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为1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而A0级纯电车的批发销量为16.1万辆,占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为30%,同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A0级纯电动车正在取代A00级纯电动车,成为目前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最高的车型。

 

如何向上突围,走出低价带给上汽通用五菱的品牌伤害,已经成为这家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顶不破的“天花板”

 

上汽通用五菱也曾尝试向上突围,并把突围的成功线定在了10万元。

 

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元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10万元以下通常被视作中低端市场。所以这条红线一直是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0年在微型客车市场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长安等主攻微型客车市场的车企都开始向乘用车转型。

 

在自主SUV最热销的时候,五菱顺势推出宝骏品牌,力求借此向上突围。长安也在SUV市场推出了CS35、CS75等车型寻找自己的增量空间。

 

彼时,宝骏530、510、560等多款车型,月销都曾冲高到数万辆,宝骏侠也一度在网络上声名鹊起。但就像五菱其他神车的不可持续一样,宝骏的热销并未持续多久。

 

有分析认为,宝骏在品牌营销上仍选择与五菱一样的出圈思路,“车设”没立好,拉低了品牌的品味。

 

更重要的是,2019年,浑身钻石标的新宝骏品牌带着旗下首款车型RS-5面世,主打“高端化+智能化”路线。当时的判断和思路没有问题,只是宝骏此后把重心完全放在RS-5等超10万元的车辆上,对走量的510品质把控出现了疏忽,导致后期车辆投诉不断,直接影响了整个宝骏品牌车型的销量。

 

而RS-5上市后,月销最高也没有超过4000余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月销便跌至双位数直至停产。随后推出的RC-6、RM-5、RS-3、RC-5、E300等车型即便覆盖了轿车、SUV、MPV以及新能源领域,但在销量上并没有完成对老宝骏的接棒。

 

宝骏品牌没有“炼”好,五菱选择再炼“小号”。2020年年底,五菱发布五菱凯捷,作为银标的首款车型。在五菱的规划里,银标意味着高配,也意味着贵。

 

五菱凯捷最高配卖到了12.58万元,起步价也接近8.6万元。但在经历前半年的热销后,这款车也逐渐走向平淡。

 

另一款银标车型,2021年9月上市的五菱星辰,以6.98万元-9.98万元的售价,放在SUV市场依旧主打性价比,但销量始终未见起色。

 

今年初,周钘回归五菱后,随即推出五菱缤果,它几乎完全按照五菱宏光MINIEV的升级版来打造,不仅车身尺寸和续航增大,售价也达到了5.98万-8.38万元,刚好相当于五菱宏光MINI EV售价的两倍。而五菱缤果的月销量至今仍在1.3万辆~1.5万辆区间徘徊。

 

与五菱缤果相比,升级中的宝骏市场待遇要明显冷淡得多。

 

今年5月推出的宝骏悦也,售价为7.98万元,上市三个月的累计销量只有6000辆左右。而今年8月推出的宝骏旗下首款A0级纯电车宝骏云朵,售价9.58万元-12.28万元,价格高于比亚迪海鸥,但低于海豚,但至今销量未达预期。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