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奥迪Q4 e-tron> 奥迪Q4 e-tron转向> 摘要详情

奥迪Q4 e-tron的转向系统采用了可变转向比设计

奥迪Q4 e-tron的转向系统采用了可变转向比设计

摘要来自:《试驾官 | 试驾Q4 e-tron,优点颇多,但需要细品》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试驾官 | 试驾Q4 e-tron,优点颇多,但需要细品》的片段:

下面,我们将视线转向车内,即使你是一位奥迪粉,或许在看到Q4 e-tron的座舱设计后,也会和笔者一样感叹一句:相比油车时代,内饰设计水平,还是没长进。

IMG_256

先说笔者体验较好的部分:新车采用了环抱式座舱设计,并且整个中控操作区域向驾驶员一侧做了倾斜,辅以四辐式的方向盘、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11.6英寸的中控屏,悬浮式的挂挡机构区域是这套座舱比较出彩的地方,不仅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同时还提供了额外的储物空间。

IMG_256

并且在一整天的试驾途中,这套座舱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上手没什么难度,操作比较便捷,因为其整体的布局基本与燃油车没有太大的差异,也不像现在多数新能源汽车那样采用极简的风格,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实体按钮。比起新势力车型的“华而不实”,我还是更喜欢Q4 e-tron这种实用主义。

ab6ea018b769e4609628247d5fcd735

IMG_256

也因此,Q4 e-tron所坚守的“实用”座舱设计理念,在这个普遍主打简约豪华座舱的电动车时代,就变成了“顽固派”的代表。

并且相较于新势力竞品在内饰用料上的创新,我们在新车上看到的,依然为同价位奥迪燃油车上常见的钢琴烤漆面板、碳纤维纹理饰板,以及大面积皮质包裹等,确实是有些审美疲劳了。

IMG_256

IMG_256

而反观奔驰、宝马两位老对手,虽然大家都是在座舱设计上落后于中国品牌汽车,但它们胜在能够积极调整,以设计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喜好和用车需求的座舱布局,好比如说宝马i系列车型的超大尺寸双联屏,以及奔驰EQS所采用的超大尺寸触控屏。

总之,奥迪若想在新能源时代大展拳脚,在内饰设计层面,则还要再加把劲!

IMG_256

驾驶质感,中国车还得学!

如果说奥迪Q4 e-tron在设计层面给我的感觉是“又爱又恨”的,那与之相对的,这台车的三电系统以及动态层面的表现却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WechatIMG399

当下绝大多数新兴新能源车企所打造的汽车,其产品普遍存在着外表看上去无懈可击,但动态表现甚至是续航表现都与宣传有所出入的情况,与他们相反,这台看似平平无奇的Q4 e-tron却有着较为成熟的底盘悬架表现以及较为“实诚”的续航表现。

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而来的奥迪Q4 e-tron,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诚然,这套悬架结构在当下30万价位纯电车里的用料不算厚道,毕竟国产电车在30万价位已普遍用上了空悬,但关于车辆的驾驶质感,有句老话叫“三分用料+七分调校”,而奥迪相较新势力品牌的优势,便体现在深厚的底盘调校功底上。

IMG_256

本次的试驾路线多围绕在广州的从化地区,这一地区多山多弯道,在这样的路况下行驶,奥迪Q4 e-tron的表现以稳为主,即便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进出弯道或是做紧急变线之类的动作,车辆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侧倾;而在路况不好,坑洼较多时,悬架也能比较好地过滤掉大多数不该被传导到驾驶者身上的震动。

微信图片_20231013094440

总结来说,新车这次的悬架调校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操控或是舒适,而是一半对一半,这是笔者个人比较喜欢的调校风格,比起同价位国产电车主打的“舒适”取向,特别是配上空悬后相较模糊的路感,和“开船感”,我还是喜欢德系这种和车辆有交流的驾驶感受。

与此同时,奥迪Q4 e-tron的转向系统采用了可变转向比设计,不仅转向的精准度得到了提升,在面对调头弯或是高速场景下的转向也更有那种“人车合一”的反馈感。既然聊到转向手感,这里稍微聊下国产电车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电子味太浓,虽说日常通勤时开起来很轻便,但在遇到激烈驾驶的时候,那种转向滞后感,总给人不够畅快的感觉。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