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来说,目前市面上的问题是车多桩少,车桩比例2.55:1,几乎每3个新能源车主都要抢1个充电桩,虽然私桩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家用桩的比例仅36%,还是有64%的新能源车主需要到公用桩去充电。而充电位置的紧缺,导致一遇假期,很多电车车主都不敢开车出门。
此外,电车和油车还有点不一样,油车补能只需要两三分钟,而电车想充满电甚至需要花费长达数小时的时间,对于很多车主来说,过高的时间成本,令他们对电车望而却步。因此,提升补能速度变得尤为必要。
所以在当下,拥有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车企,都在强调自家车辆的补能优势,基本15分钟就能实现30%-80%的快速补能,不仅不需要长时间等待,充电效率的提高也将释放出充电桩,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再来,5分钟就能实现200km的续航对于着急用车的情况来说,真的很友好。
更重要的是,比起换电模式需要大量的建设投入和部分用户不接受“新电池有可能被换到旧电池”,800V快充从用户心智的角度上来说更容易被接受。可以说,一旦800V高压快充实现普及,油车就可能真正被电车挤压到边缘。
但事实上,距离800V高压快充的普遍应用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800V电池需要更小的电芯,电池成本将更高。此外,不单单是电池的问题,就连电机、空调、充电机等零部件都需要支持800V相关的线束,这就需要更大的开发设计成本。
举个更为详细的例子,小鹏G6作为目前市面上搭载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车型,起售价为20.99万元,也就是说,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还无法支持十万档位左右的主流家用车市场搭载800V快充功能。
再来,即使是车企已经实现了技术和成本的突破,800V高压快充同样要面临着充电站建设的问题。当然,有人会说,不能对现有的充电桩进行改造吗?
800V架构下充电功率高达480kW,是目前主流直流快充桩的4-6倍,目前我国多地区配电网都没有配备这么大功率的变压器。且以目前的配电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将现有充电桩升级为800V超充站,在集中使用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电用设备被烧毁。所以解决技术问题后,还得面临充电桩建设问题,并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