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TC其实脱胎于欧洲的WLTP工况,在制定时候考虑到了国内实际用车环境,测试时长同样是1800秒,行驶公里数为14.5公里,最高时速114km/h,整体平均车速为28.96km/h。删除了WLTP循环中的超高速工况,这就导致测试环境基本上都是低能耗场景,忽略了高能耗场景下的实际表现,导致CLTC工况的数据相比NEDC工况会更高一些,所以车企们一般都比较喜欢使用,对于消费者来讲参考的意义并不大,除非自己的用车环境一直都是以市区中低速为主。
WLTC
WLTC工况的来头相对比较大,是由联合国制定的测试工况,广泛适用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日本等众多的国家与地区,国内从2021年也开始逐步采用这一工况,不过燃油车使用的相对比较多,新能源车应用的相对较少。
WLTC的全称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翻译过来就是“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更长的驾驶周期,也考虑到了更加现实的驾驶因素,测试速度范围是从46-131km/h,主要针对NEDC工况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测试出的续航里程也更加接近现实使用情况。
EPA
EPA工况在国内很少采用,因为这是现阶段美国在用的续航里程测试标准,测试中包括市区工况、高速工况、高速加速工况与能耗相对较高的空调工况,整体跑法更复杂、车速变化更多、测试时间更长,还补充了空调全负荷、高速与急加速的工况,测试时车辆还要有200公斤的负载,可以看做是目前最严苛的测试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