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户来说,简单讲,功耗降低可以让激光雷达的发热量更少,这颗头顶的激光雷达运行起来可能会更安静;点云处理能力的提升,则让激光雷达看到更多的环境信息,让辅助驾驶系统更安全。
李斌的评价是,「不能说这是业界最顶尖的芯片,但肯定是业界最好的激光雷达主控芯片」。
更重要的是,「它确实可以省不少钱,一台车省大几百。」
假设按照一台车省500元的BOM成本计算,以一年的周期20万台NT2.0的车计算,省下的BOM成本合计1个亿。
二、造芯的长期思考激光雷达芯片的开发,实际上蔚来芯片团队「小试牛刀」,没有占用太多的精力。
目前芯片团队的主要精力,投入在采用更高工艺制程的先进芯片,比如自动驾驶芯片。
2022年蔚来的第三季度财报会上,曾经第一次公开谈到智驾芯片,李斌称「进展非常顺利」。内部认为,「做自动驾驶芯片,不像做通用芯片那么难。结合算法来定制芯片,效率会更高。」
今年8月份,蔚来管辖智能硬件的副总裁白剑进一步提到了芯片的进展,「 未来一两年内,AD芯片为首的一些关键芯片也会自研量产。」
关键词在「量产」。
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在1970年代曾经说过,那些真正在意软件体验的人应该设计自己的硬件。这句话后来被乔布斯发扬光大并广为流传。苹果、华为、特斯拉等,都是这一思路的深度实践者。
李斌说,「如果不能够软硬件一体化地深度思考、深度优化,体验是不可能更好的。」
在自研芯片之前,蔚来也已经大量介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车身电子的硬件开发,比如基于Orin的超算平台ADAM,比如采用了纯圆AMOLED屏的NOMI Mate实体智能语音助手。
蔚来是第一批宣布搭载Orin并且探索自研域控的车企,蔚来还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拍板使用4颗Orin芯片的车企。
蔚来独特的4 × Orin选型,也有非常独特的用法:
- 其中两颗作为智驾系统的主控芯片;
- 第三颗用作群体智能,用车队分布式计算的方式来做路线安全性的验证;
- 第四颗作为安全冗余备份,然后蔚来在ADAM超算平台内做了一个高带宽的跨域互通,带宽达到16GB/s,可以使用一部分的智驾域算力供座舱的DMS(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和OMS使用。
蔚来的智驾传感器采用了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4颗300万像素摄像头的布局,这些高清摄像头产生的数据量庞大,而单颗Orin上带有的编码器数量有限,蔚来曾经表示只有4颗Orin才能将原始的数据编码保存下来。
无论是从摄像头、激光雷达的选型,4颗Orin的应用,还是自研激光雷达芯片,都可以看出蔚来从前端感知到整个方案的安全性验证,都是选择了高性能的路线,是「大力出奇迹」一派的代表。
而自研电驱、电池、芯片,除了满足性能和体验的要求,也有望改善蔚来的毛利。
「不是为了先进而先进,提升性能的同时,成本是很重要的考虑。蔚来从长期思考的角度,就是用近期的研发投入换长期的毛利,这是另外一个底层逻辑。」李斌说。
蔚来预估,今年三季度的毛利将回到两位数的水平;并希望在2024年Q4,实现蔚来品牌的盈亏平衡。
三、下「笨功夫」这次NIO IN发布会,外界绝大部分的关注点都落在了芯片、自动驾驶,以及尤其是蔚来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