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锐歌刚开启预售的时候,还是相当火爆的,1小时就收获了1000+的订单,开启预售后的隔天LYRIQ订单便突破了2000+,但我们得看看转换的实际销量,卖得最好的时候是去年11月份,销量850台。今年以来,锐歌的销量就呈直线下滑。四五月份更是惨淡,分别卖了69台和56台,在凯迪拉克的产品矩阵中已经严重拖后腿。
无奈之下,凯迪拉克又开始了熟悉的销售模式,降价求生!针对LYRIQ锐歌的价格与权益进行了调整,直接下降6万元,也就是说该车的起售价由43.97万元直接下调至37.97万元。再加上最近两个月,还有2000定金抵20000元车价的政策,起售价进一步下调到了36.17万元,价格累计下调达7.8万元。
近8万的优惠是什么概念呢,就是降价之后的锐歌可以凭借性价比去抢一下理想L7、理想L8等车型的市场份额,但LYRIQ锐歌有没有希望在销量上实现突破呢?笔者个人认为依然很难。
其实在LYRIQ锐歌刚亮相的时候,确实也是凭借着炫酷的灯带和科技感十足的一体式33英寸的环幕式大屏,惊艳了很多人,但为何偏偏卖不动呢?首先,锐歌上市之后就频频爆出宣传和实际不符,比如正式交付后很多人发现这辆车实际搭载的灯带和官方宣传不同。同时,还出现了包括系统升级失败导致蓄电池亏电、动力系统失常、车机系统崩溃、前碰撞预警故障、导航漂移、屏幕黑屏无法触碰等大量投诉。一旦产品出现问题,那就很难挽回口碑了。
其次就是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有理想,蔚来等走高端路线的纯电动,并且树立起了不错的好口碑,拥有不错的销量,换句话说就是这个细分市场已经被霸占了,锐歌想要抢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锐歌已经抓不住这个机会了。
写在最后
事实上,锐歌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豪华品牌面临的统一问题:放不下的豪华品牌包袱。很多人都说锐歌的实力不差,但是一看价格就劝退,我们能够理解豪华品牌的电动车超高的研发成本不允许它们大幅降价,因为车卖得并不好,平摊到每台车上的研发成本也会比较高,因此只能维持“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问题所在,导致同样的价位国内消费者更愿意考虑其他车型。
更重要的是,对于凯迪拉克旗下的产品,消费普遍都认为只有降价几万才是正常的价格水平,同时也会期待这款纯电动更大的折扣空间,如今降价近8万就看能不能带动销量了,如果能够吸引到消费者,那锐歌在接下来是否会继续降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