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车机和手机共用一套系统生态,在车辆上使用所有电子配置的时候都感觉在操作手机,那么这种感觉就会让人有莫名的亲切感;所以车机的系统生态不应该是独立的存在,不应该让驾驶智能汽车变成“玩单机游戏”似的体验,只有“融入”才能提升用户的好感度。
可是没有任何一个车机系统能与主流的手机系统兼容,也没有足够的团队去开发车机系统生态;毕竟汽车保有量是有限的,相比手机的保有量差太多,软件开发团队自然会偏向体量更大的用户市场。
所以留给汽车的选项只有靠拢手机制造商,说白了就是使用手机品牌的系统。
可是未来的汽车一定是以软件来体现价值,电动化会一步步拉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单车利润率想要膨胀是不太可能的;而软件的基础是“在线”,在互联网之上则可以创造无数的商机。所以汽车制造商如果和手机制造商合作,这就等于把企业的命脉交到对方的手中。
就像蔚来李斌所讲:
如果不造手机,相当于自己家的车钥匙放在对方手上。
留给汽车制造商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造自己的手机品牌,让车机系统融入自家的手机系统生态;用自己的系统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汽车制造商长远发展的基础。所以蔚来汽车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初期的用户会以为数不多的蔚来车主为主,但是蔚来想要实现全场景互联的汽车消费者也自然会偏向选择蔚来汽车。
为何说蔚来手机不会是专为汽车服务的手机呢?
相信这个问题已经无需过多的解读,因为出行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环节,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出行和生活进入同一个维度;基础是不能发生变化的,否则只会让用户难以适应。所以蔚来手机会与普通手机的基础功能与使用体验无异,只是多出关于汽车生态的内容,最终会做到基础生态与新生态的融合和不断进化,打造出属于蔚来汽车用户的“蔚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