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宝马i7> 宝马i7纯电> 摘要详情

宝马i7只是新一代7系的纯电版——不

宝马i7只是新一代7系的纯电版——不

摘要来自:《宝马i7,差点让我沉迷其中》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宝马i7,差点让我沉迷其中》的片段:

和整备质量接近的奔驰EQS相比,宝马i7的官方能耗高了约7%,这主要是因为EQS采用了所谓的“弓形车身”设计,成就了0.20的超低风阻。但问题是,奔驰的做法严重得不偿失,EQS作为奔驰的纯电豪华旗舰,外观真的让人一言难尽,我宁愿要上一代S级的强大气场,哪怕风阻系数高了0.04。

奔驰EQS过度追求超低的风阻系数,结果失去了一款豪华大型旗舰应有的气场和气度。

对于一款面向大众的车,过度追求超低风阻系数,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因为0.3和0.2的风阻系数,对实际能耗的影响其实非常有限。影响风阻的最主要因素是速度,风阻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除非你常常把车飙到150公里/小时以上,否则就根本不用介意风阻系数是0.20还是0.30。


厂家总说隐藏式门把手可以减小风阻,但从没有厂家说具体能减多少,因为实际上连0.01都减不到,隐藏式门把手是典型的假创新,对用户毫无价值,让简单的开门动作变复杂,增加了成本,增加了故障点,而且还很丑。

宝马i7官方17.9度的百公里综合电耗,对于整备质量2740公斤的车而言是一个很高的能效水平,最关键的是它这个官方能耗很真实,试驾的时候,我在比较顺畅的市区道路开出了百公里17.8度的表显能耗(下图)。


总之,i7无论是实际能效水平,还是动力和操控性能,都展现了宝马作为全球电动化领域领导者的综合实力,但是很遗憾,这款车的市场前景也许并不会比奔驰EQS好很多。

这是一个产品定位的问题。

截止目前,包括新势力,包括BBA,也包括特斯拉,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品牌的高端纯电车型取得了市场成功。当然,这里的“高端”是相对的,对于不同品牌有不同的价位门槛。

比如说,特斯拉2022年全球销量131.4万辆,其中MODEL 3和MODEL Y合计124.7万辆,占比95%,MODEL S和MODEL X两款高端车型销量合计仅占5%。

被奔驰寄予厚望的EQS,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官降20万元之后销量仍未有起色,截止今年2月的半年内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仅为542辆(下图),网传EQS最近“直降40万,全包68万就能轻松开回家”。


从中汽中心发布的终端零售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国内4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型,销量过千的只有1款,前十名平均销量只有区区408辆!


市场现实充分印证了青主几年前“纯电市场的产品结构是一个梯形,金字塔尖的部分不复存在”的观点(链接:豪华纯电动车销量“扑街”背后的EV价值法则|青主谈)。

高端纯电不被市场接受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是纯电的最佳定位是日常通勤,谁愿意开一台5米多长的车通勤呢?青主将来也可能会买一台EV作为家庭的第二台车,但它一定是一台小车,价位在10万元附近——如果做得实在精致,也可以去到20万元,再贵我就不大会接受了。

青主很期待这样的EV。

其次,超过一定价位,EV相较于燃油车的优势会大幅衰减,而其劣势则被放大。

比如,一台经济型的EV相较于同档次的燃油车,零百加速一个6、7秒,一个10秒,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此外,在这个档次,EV在平顺性、静音性上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但对于宝马7系这个档次的车,零百加速从740Li的5.4秒提升到i7的4.7秒,意义就不大了,反正我都不会开到这么快;而740Li本身的平顺性、NVH已经足够好,在这两款车之间,相信多数人也都难以察觉出NVH和驾驶平顺性的明显差异。

但EV的缺点对7系车主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无论如何EV的出行自由度仍有限制,充电仍比加油远为麻烦,即使在公共快充桩上充电,i7从0充到80%也需要56分钟,而加油,如果你办一张加油卡也就分把钟的事。最关键的是,反正我从来不会专门去加油,都是顺路加油,所以严格来说加油是不需要额外花时间的,但充电需要。

公司楼下就有公共充电站,但对我而言充电仍是个麻烦,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位,充完电还要及时下去挪车……

有些人也许愿意浪费时间去省一点点钱,但对于7系车主这样的群体,一定是更愿意用钱去换时间。更何况,综合考虑EV其实并不省钱。740Li官方WLTC综合油耗是7.2升,按一年1.5万公里计,一年的油费也不过八九千块钱,可是,i7顶配比740Li顶配贵了足足19万元,这些钱足够740Li加19年的油!而且,电也不是完全不花钱,在公共充电桩充电也得一两块钱一度。

中午时段,公司楼下充电站的费用,电费+服务费合计是1.46元/度。如果超时还得另付停车费。

最根本的,就是支撑纯电动车卖高价的价值逻辑不再成立。一台宝马7系为什么可以比一台凯美瑞贵那么多?发动机、变速器都不一样,性能也完全不同;但是MODEL S和MODEL 3,电池一样,性能也差不多,MODEL S只是大一些,价格凭什么是后者的两三倍?

所以,一个真正理性的消费者很难接受一台所谓的高端纯电动车。宝马之前推出的iX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很优秀,但市场也不认,归还试驾车的时候,我看4S店门口就摆着一辆(下图),我问:“这车优惠多少?”销售顾问不假思索回答:“20万!”

宝马iX终端优惠幅度很大,但1月份销量依然只有区区200台。

卖不动,但这不是iX的错,也不是EQS的错,这原本就是一个约等于“不存在”的市场。当然,相比奔驰EQS,宝马i7有一个巨大优势,EQS是纯电平台的全新车款,奔驰为开发这款车投入巨大,现在卖成这样,不仅亏惨了,而且又多了一个失败的车型——对任何品牌而言,每款失败的车型都是品牌的一个负资产,这种负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品牌带来巨大的伤害。

但i7不同,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全新车型,只是新一代7系的纯电版——不,别再无知地说它是什么“油改电”了,它是“油电共用平台”!这一代7系在开发之初就同时规划了燃油版、插电版、纯电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i7即使销量再不好,放在7系整体里也不至于亏本,即使只卖一台对7系也是增量。

宝马新一代7系不仅长宽高、轴距都和i7完全一致,连外观、内饰也只有细微的差别。

比亚迪的王朝系列都是“油电共用平台”,秦、汉、宋、唐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这些车远比所谓的纯电平台车型更加成功。

宝马最早的i3也是纯电平台,但现款i3、iX3都是油电共用平台,相比纯电平台的奔驰EQ系列以及奥迪e-tron系列的同级车型,谁是更好的路线,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事实上,好的油电共用平台,产品力丝毫不逊于所谓的纯电平台,而在成本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市场层面,用户只会越来越理性,他们要的只是真正好的产品,而非什么概念。买椟还珠的事,在消费者这边已经越来越少,遗憾的是,很多厂家倒还是乐此不疲!(文|青主)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