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起来没有那么令我着迷的i7,当我坐进它的后排,才发现这才是一台7系正确的打开方式,打开一键躺倒模式,关闭所有遮阳帘,极佳的静谧性配合36个喇叭的顶级BW音响让我此时与外界完全隔绝一般。悬挂滤振在第二排也来的更优秀,原本前排在处理连续震动时有些明显的二次震动和过大的回弹带来的高级感下降在第二排几乎感受不到,这一次宝马在旗舰车型上对顶级底盘的理解不再是一味的厚重感,而是在厚重感和悬浮感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在各种路况下对震动的吸收都极佳,无论是路面的接缝,打满补丁的糟糕路面,还是出现大坑洼考验底盘整体性的路况,i7都能从容的应对。悬挂滤平稀碎震动是基本操作,稍大一些的震动悬挂处理的动作十分轻柔,以前的豪华品牌都喜好用厚重感来诠释高级,宝马则在i7上调出了新的味道,在悬挂压缩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悬挂藏着的厚重感和韧性又完全展现了出来,压过大坑洼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余震和晃动,感受到的只有悬挂的整体性和高级感。旗舰车型之所以称得上顶级,除了底盘滤振以外,悬挂和车身在处理抛跳时车身姿态的控制也是顶级的,悬挂在处理桥头跳时车下来的时候完全不会有下坠感,而是在车身、座椅、悬挂的协调工作下让人感觉舒缓的下降后被托住了,处理连续起伏的路况时,车身会出现有节奏感的舒缓的上下起伏,这种高级的承托感和律动感也是旗舰车型令人着迷的地方。
跑起来吧
如果在i7上想获得相对好的驾驶感受,最好是把驾驶模式放到运动,此时它的滤振、动力、操控终于除了乘客以外,对驾驶者也有了几分取悦。哦对了,i7在驾驶模式上除了很好理解的运动、舒缓、节能等,还有悦动、数字艺术、影院这类场景化的模式,个人觉得有些乱和不好理解,把驾控相关和场景相关独立开也许更好。说回运动模式,即便已经是最为激进的动力模式,还是会比较照顾车内乘客的感受,动力前段来的相对舒缓,避免乘客不适,往后的动力释放也来的极为线性,俨然大排量自吸的加速感受,整个加速过程完全不会有瞬间大扭力带来的撞头或者是快到眼球疼的压迫感,反而是极强的安定感和静谧性让人难以察觉即将超速,直到屏幕上闪烁起红光才注意到早就该松开加速踏板了。
刹车方面有些遗憾,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来的并不太顺畅,踩下踏板前段制动力偏弱,到中段机械制动的部分会突然变强,制动力度不太好控制,我比较喜欢用B档,类似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这个模式下脚下功夫要来的极为细致,松开电门踏板的过程中动能回收也已经开始建立,所以一旦松的太快很容易让车内感受一次急刹。
悬挂在运动模式下相比其他模式紧绷了很多,明显能感受到路面信息传递进来的变多了,此外悬挂特性从轻柔转向更偏柔韧,后悬挂处理连续震动时的余震和颤动也被抑制的很好,压过打补丁的馒头路尤其能感受到悬挂极强的柔韧性。虽然在悬挂的调整下车身侧倾小了很多,主观上操控感更好,但毕竟是接近5米4的夸张尺寸,即便有后轮转向的加持,驾驶的灵活感仍旧有些不足,车尾有些拖沓了,话说回来,运动模式之于i7是为了更好开同时也带给驾驶者一些驾驶欲望,拿它去激烈驾驶,我想只要上了这台车就会把这种想法忘记于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