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换电站配备的 500 千瓦超快充桩单桩峰值功率 500 千瓦、最大电流 660 安。ES7 在搭载 100 度电池包的情况下,可以在 20 分钟内充入约 400 公里的 CLTC 续航里程。第三代换电站还采用自研液冷充电枪线,减重一半以上,单手就可轻松操作。
此外,第三代换电站还采用全球首创、蔚来自研的 HPC 双向大功率液冷电源模块,最高效率达到 98%,充放电功率达到 62.5 千瓦。大幅提升换电站内电池充放电效率。
不仅如此,第三代换电站还布局了2颗激光雷达,配备2颗英伟达Orin x芯片,总算力达到了508TOPS,支持蔚来电动车自动换电,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三代站平台高度相较二代降低了100mm,改善了停车体验;换电电池采取了10螺栓设计,提升了整体的电池安全性;蔚来自研HPC双向大功率液冷电源横块,模块最高效率达到98%。
相比充电,换电的最大优势是补能效率。业内一直有快充和换电的效率之争,认为新的快充技术可以在15-20分钟内完成补能,其效率并不比换电低多少。但其实限制充电补能效率的并非只有充电速度,充电车位占用也极大影响补能效率。
充电场景绝大多数是目的地场景,不论是商超、写字楼、公共停车场、住宅区,本身就是车辆停放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所,决定补能效率的不只是充电速度,还有车辆停放的时间。特别是在商超和写字楼这类典型充电环境下,停放时间是影响补能效率的首要因素。
与充电技术不同,车位占用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改进。虽然可以采用类似特斯拉那种充电结束后收取高额占位费的方式提高周转速度,但这种极为影响用户体验的手段,第三方充电服务商轻易不敢尝试。
相比充电,换电在补能效率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尽管蔚来一直在布局换电网络,但在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看来,光储充换一体站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加电的终极解决方案。一方面,充换一体站可以参与电网调频服务,提升电网稳定性,根据电网需求进行响应,助力削峰填谷;另一方面,其也能够有效促进清洁能源进行本地消纳。
我们查了一下,截至2023年3月15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1322座换电站(其中351座高速公路换电站)、2388座充电站、14074根充电桩,接入66万根第三方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