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月23日,领克用户发布了一则《领克车主联合声明》,希望领克积极对待老车主,沟通解决方案。
功夫汽车认为,领克老用户的声明,实质上也是“摩尔定律”导致的“摩尔烦恼”。
此前,车企处理几乎类似事件,几乎都有类似“套路”:持续发酵一段时间之后,车企或慢吞吞面对老用户的烦恼,或者干脆“装鸵鸟”,不理不睬。
那么,领克这次会怎么直面用户的“摩尔烦恼”呢?
据功夫汽车观察,领克这次与老用户的沟通,没有采用此前行业惯用“套路”,解决方式倒也十分直接,多少令人“意外”。
为什么说“意外”呢?功夫汽车认为,原因有三。
(1)意外之“快”
首先,我们认为,领克直面问题速度,较此前的友商们更加快速,甚至超出了一些用户的预料。
对于车主的联合声明,领克第一时间表示,会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随后24小时不到,领克就发表了《关于“对领克OTA升级功能有异议”的说明》(以上简称“《说明》”),对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做了详细的梳理,并都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这种快速直面问题的方式,在当前市场上几乎是头一份,迅速得到了用户的认同。
毕竟,对于车主而言,最令人伤心而无奈的是,他们怎么投诉,车企要不不闻不问、“装鸵鸟”,要不就是硬刚,这反而令用户情绪更大。最终,本该回归行业本质的沟通,却被情绪所左右而持续将矛盾无限放大。
功夫汽车身边一位领克车主就表示,看完《说明》之后第一感觉是有点意外:没想到领克反应那么快速,在车主情绪起来之前,就搭起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当然,光靠反应快速是远远不够的。
(2)意外之“坦诚”
细读《说明》,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领克的态度是,与用户坦诚相待。或者说,多少夹杂着“无奈”的坦诚——毕竟,技术迭代太快了。这也正是领克令人感到“意外”的第二个原因。
在《说明》中,领克很坦然地承认,随着行业的发展,确实会存在老车主在车机方面被“背刺”的问题。
因为近两年车规级芯片的升级开启了“开挂模式”,不同时间的版本确实性能代差极大。与之相匹配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能力,也在不断升级。
领克数日前发布的LYNK OS N,就是基于8155芯片与GEEA2.0电子电气架构研发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这意味着上一代的硬件配置,已经无法承载全新研发的操作系统,直接升级已无可能。
对于车企而言,此举也是无奈,不这样做就没有竞争力。
在智能化时代,谁都逃不掉“摩尔定律”。
在这种大环境下,领克不可能“独善其身”。譬如,领克05用的就是高通820A芯片,这在当时可谓车机芯片中的王者了,小鹏P7也是用的同款。接下来的领克01,02,03,就用上了亿咖通科技的E01,E02芯片,自研芯片确实匹配度更好,一定程度解决了老款芯片算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领克的车机都是紧跟潮流,基本都是当时较为领先的版本。正如领克在《说明》中所言:
领克在车机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包括2020年领克05全行业首搭彼时性能顶尖的820A车规芯片,2021-2022年通过OTA的方式为搭载820A芯片的车机新增哔哩哔哩等应用,还有最近E03车机则新增了诗川随听(QQ音乐)、央广云听等应用,都堪称车机不断迭代升级的典范。
但代价是前年、去年、今年买车的用户,可能花的钱是相当的,体验却差了不少。
领克此次在《说明》中很坦诚,并没有回避难题,而是以一种“平视”态度,跟用户交流这种行业困局。功夫汽车了解到,不少用户对此表示理解乃至共情。
(3)意外之“可行”
当然,对于用户而言,观厂家言,更要看厂家行。
对于行业而言,“摩尔定律”作用下的技术迭代所带来的“背刺”,领克真能避免吗?这也是对车企的一次灵魂拷问。
功夫汽车认为,此次领克在《说明》中给出的方案,就颇具操作性。这也正是领克直面“摩尔烦恼”做法中,令人“意外”的第三个原因。
领克坦承,硬件条件绝不是对用户“不管不顾”的借口。其解决方案也很“对味”:对于搭载820A和E03芯片车机的车型,领克会根据已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在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开发,于今年二季度起将陆续上线/更新导航类、娱乐的视频类、音频类等第三方高频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