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如今在汽车中已经是一个非常普及的配置,几乎每一台汽车上都配备了雷达。雷达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作用在于辅助驾驶员,让驾乘变得更安全、更方便。
1982年的丰田Corona可在汽车接近障碍物时发出蜂鸣声,以辅助驾驶员泊车;1998年,梅赛德斯·奔驰 S-Class上使用了雷达技术,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提供自适应巡航功能的量产车。随着车载雷达技术的发展,除了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外,还衍生出自动泊车、盲区监测等功能。
雷达分类
根据技术原理的不同,雷达也可以分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类型。不同种类的雷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不同雷达之间往往会进行融合搭配,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根据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远距离雷达(LRR)、中距离雷达(MRR)、近距离雷达(SRR)。其中远距雷达主要用来实现ACC自适应巡航,中距离雷达主要用来实现侧向来车报警以及车道变道辅助,近距离雷达主要用来实现停车辅助、自动泊车。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指的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毫米波指的是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处于微波和毫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同时拥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主要用来探测距离、计算相对速度,是ADAS系统比较常用的一种硬件。根据工作频率进行分类,车用毫米波雷达主要分为24GHz、60GHz、77GHz、79GHz。不同工作频率的毫米波雷达,在探测距离、探测角度上都会有所区别。
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前后车距离以及角度,因此ACC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测功能都会用到毫米波雷达。服务于ACC功能的毫米波雷达一般被布置在车头最前方,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减少信号干扰;一些车型还会在车头两侧使用毫米波雷达,以增强对两侧车辆、行人的探测;用于盲区监测功能的毫米波雷达一般会被安装在后保险杠的内部,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毫米波雷达,以实现对后方车辆的监测。
优点:可实现长距离的探测,既可以测量速度、也可以测量距离,拥有丰富的使用场景;能够识别较小的目标,并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在遇到雨雾、沙尘等恶劣天气时,毫米波雷达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缺点:毫米波雷达对静态物品识别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无法识别静态物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