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哈弗H6 DHT-PHEV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哈弗H6 DHT-PHEV动力-上市-空间

哈弗H6 DHT-PHEV动力_上市_空间

摘要来自:《长城汽车,122亿押注“iPhone时刻”》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长城汽车,122亿押注“iPhone时刻”》的片段:

玛奇朵DHT拿铁DHT还有摩卡,这几款车的库存到去年12月基本都清完了。”长城WEY的经销商负责人贾旭告诉AutoPix,在此之前,长城已有数月不向4S店压库,整个经销商系统的状态“比较放松”。长城财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长城汽车营收、利润双下跌,单季营收从上年同期的456亿元降至379亿元,下滑幅度17%,归母净利润则从上年同期的17.8亿元降至1.1亿元,跌幅达94%。对此,安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将长城的失利总结为,过去一年中“对新能源战略重视不够、产品规划以小众车为主、过度追求高端化,致使产品定价偏高、渠道乏力及营销弱势”。但这并不是实情,或至少不是实情的全部。“长城汽车2023年上半年就成功转型了,但是终端积压着过多的油车,我不是特别相信我的生产合作方和经销商会跟着我们一起走。”3月初的一次采访中,长城汽车总裁穆峰透露,去年长城汽车的任务是“清空、降价,甩出库存来接我们新能源的产品。”今年3月,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的混动系统Hi4,直接对标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和吉利的雷神动力。按照长城汽车的计划,首款搭载Hi4混动系统的产品将在近期于哈弗品牌下投放,长城希望借此为哈弗品牌收复中低端市场的失地。

但这些产品本可以推出的更早。对此,长城电子电气架构工程师周明向AutoPix证实了这一点。他透露,长城本可以在2022年初推进基于GEEP 4.0电子电气架构的产品的大批量产落地,但后来,部分产品的上市时间延后了。2022年哈弗全年累计销量61.66万辆,同比下滑了19.93%,创下哈弗品牌推出以来的最大跌幅。最辉煌时,哈弗品牌年销量曾接近94万辆,贡献了长城总销量的八成以上。“如果长城在哈弗经销商库存压力还比较大的时候推几款新车,经销商肯定会抵触。”贾旭向AutoPix表示,玛奇朵、拿铁、摩卡的滞销,让他所在店面曾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哈弗销量的下滑,意味着哈弗经销商库存压力一定同样大,此时推替代老款的新技术产品,容易遭到经销商的抵制。这也是为什么长城需要给时间来集中清理库存,长城汽车去年四季度净利润大幅降低至1亿元上下,说明厂商最终承担了大部分压力。“2022年我们没有追求太多的销售数量,而是在为2023做准备,也就是做整体库存结构的调整,使整个库存结构适合长城2023年做的市场举措和经营举措。”穆峰称,正因如此,长城汽车去年四季度没有向经销商压库存,也因此躲过了今年前两月,因经销商库存高企所带来的燃油车降价潮。按照长城的计划,今年将推出的新车在10款以上。为此长城清理旧账,为全新一批产品的推出做好准备,但接下来才是大考时刻。长城真的如穆峰所说,“成功转型”了吗?

03—

百亿研发,砸去哪里?“成功转型,说的是技术层面和内部组织架构。”长城智能平台开发中心的工程师宋清告诉AutoPix,通过大额的研发投入,长城几乎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驱动、电子电气架构等方面均有所布局;从长城内部评估的结果来看,这些成果已具备相当的含金量。宋清介绍说,除了外界早能看到的新能源布局以外,长城汽车重点进行了智能座舱的研发,“我们做了品牌自研的电子电气架构,为了打通域控,域控制器都是自研的。”百亿元研发投入的压力下,长城希望这些自研项目能更快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业绩上,以分担未来摊销研发投入的压力。“内部降低了一些自动驾驶的研发压力,去年智能座舱系统的压力比较大。”宋清告诉AutoPix,这是因为长城“看到这自动驾驶在降速,但是智能座舱系统变得逐渐多元,能够生态化。”因此,在长城内部经常提到的三个域,即“车控域、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中,智能驾驶的重要程度暂时排在了最末。但对于可直接体现在产品体验上的智能座舱,长城在研发上显得逐渐激进。周明告诉AutoPix,长城内部研发域控制器的开发工程师人数目前已多达千人以上。但在其他车企,包括一些外资背景的国际车企,域控制器经常来自外部采购而非自研。

“我们觉得外采解决不了问题,不能真的实现我们想做的。”周明告诉AutoPix,在目前普遍采用的SOA电子电气架构下,域控制器处于算力层到执行层之间的中间层,决定了软件对硬件功能的调配,是智能汽车功能的逻辑中心,如果外采,整车厂难以控制最终的功能效果。此外,长城希望这套智能座舱系统在六个品牌上实现差异化的适配,“比如欧拉和摩卡,风格和功能的需求肯定不一样”,现在长城基本能做到基于一套OS系统,为六个品牌的不同产品,适配差异化的功能。除了智能座舱外,长城还改良了市场反馈不佳的DHT混动技术。今年3月推出Hi4混动系统之前,长城汽车在2022年12月才推出DHT混动系统,如今DHT系统已成为穆峰口中同Hi4“差别太大了,不能放在一起讲”的落后产物。在穆峰看来,Hi4领先于竞品。2022年比亚迪汽车销量184.8万辆,其中基于DM-i的混动产品贡献了94.6万辆,超过纯电动。行业内,混动被认为是能更快对传统燃油车实现替代的技术方案,因此吉利、长城均在今年集中推出全新混动系统的量产车型。百亿投入下,长城的技术的确在高倍速更迭。但能否规模化,将是另一场考验。长城的Hi4、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从新能源技术到智能化标准,各家技术路线的能力差异未必有多大,但能在多大程度上规模化,决定了量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决定了这套技术方案未来优化的空间。如今唯一问题是,长城内部认可的“成功转型”,还没有经历市场的检验,长城需要重新成为那个最懂用户的车企。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