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比亚迪L3导航摘要> 摘要详情

比亚迪L3导航-雷达

比亚迪L3导航_雷达

摘要来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找准VAVE的CPU》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找准VAVE的CPU》的片段:

智能驾驶发展趋势上,姜海鹏提出导航辅助驾驶ODD从高速场景向城市场景扩张,红绿灯空车、路口转向、路口博弈、待转区通行、环岛通行、导航变道、切入避让、借道绕障、拥堵变道、非机混行这典型的城市十大场景将进入攻坚阶段。

整体而言,中国智能驾驶发展遥遥领先,中国市场在全球智能汽车份额中达到57%,以26%的渗透率增速领跑全球,到2025年高阶辅助驾驶的搭载率预计会超过70%。

一边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一边面临着巨大的降本增效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行业整体都非常纠结,姜海鹏形象地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中国车企之境遇。

为了迎合趋势、锁定未来市场,选择从现在开始投入,但成本一定高、周期一定长;如果选择循序渐进,又会担心技术落后,当行业整体把成本控制下来了,自己却又掉队了。

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智能驾驶肯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感知路径选择直接关乎智驾方向选择。

姜海鹏说经过几年的技术验证,感知技术路线由原来的纯视觉技术路线与多传感融合之争,逐渐统一为视觉为主,覆盖多数使用场景,其他模态传感器为辅,主要为了增强安全性。

其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提早检出、合理避让未知和可变形障碍物,二是如何由高精地图逐渐转向终极形态的普通导航地图,三是建立高效高精的数据闭环真值系统,获取真实有效数据。

算力平台迭代方面,目前知名的企业有高通、英伟达、安霸、Mobileye、地平线、黑芝麻、寒武纪等公司。

姜海鹏总结道,从2019年算力平台量产以来,经历了高算力阶段,尤其是2020-2021年。但高算力在智能驾驶场景效果上并未达到预期。而到了2022年,算法优化以后,对算力的要求反而降低,中算力规模量产成为主流。

他还分享了一组数据,据预测,30-50T的算力将会是未来选择的一个重要区间,因为这样的算力基本能满足高速NOA、自动泊车、部分城市场景等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智驾需求。

未来几年,车企会充分利用中算力平台来促进智能驾驶普及,高算力平台将作为一个研发平台开展一些行业探索。

在探讨感知传感器技术升级这一话题时,姜海鹏将4D成像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了对比。

他认为,结合发展趋势,二者在测速、测距方面逐步趋同,但是毫米波比激光波长长,物理特性决定毫米波雷达在穿透能力优于激光雷达,环境适应性好,是全天候传感器;二者都能输出点云,4D毫米波雷达点云密度和稳定性低于激光雷达,在感知算法里数据置信度低于激光雷达;综合来看二者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在L2场景下,依据不同场景定位选择不同传感组合,L3及以上场景,二者相互冗余。

平台规划方面,基于以上的感知、算力、传感器的发展,平台化传感架构将以场景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设计运行域)为切片,以算力为基础,结合性价比,构建量产高中低算力平台。姜海鹏通过一张曲线图进行了形象说明。虽然国内外所选路径有错差别,但最终落点都是完全自动驾驶。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