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面向“新赛道”的新一代底座技术。在“七大技术底座”中,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赋予了更高的性能、更长的续航和更智能的驾驶体验。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在产品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1、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重突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上汽集团此次发布的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技术,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不仅能量密度更高,而且由于其固态电解质的特性,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上汽集团还表示,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并于2025年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
2、智能底盘技术:实现智能驾驶的核心
新能源变革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而上汽集团此次发布的智能底盘技术,正是对智能化趋势的积极响应。通过融合感知架构、云端超脑、大小脑及线控执行机构等先进技术,上汽集团将整车系统性“解构”并“重构”,打造出了一个具备“自学习、自成长、自进化”能力的智能 “新汽车”。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能量闭环技术:打造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生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何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生态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上汽集团此次推出的能量闭环技术,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能量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不仅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能耗,也为其打造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高效动力总成技术:提升驾驶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总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上汽集团此次推出的高效动力总成技术,通过优化发动机和电机的匹配以及提高传动效率,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双重提升。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平顺、高效,同时也降低了车辆的能耗和排放。
5、全新电子架构技术:打造高度集成化的电气系统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气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如何打造高度集成化的电气系统成为了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上汽集团此次推出的全新电子架构技术,通过优化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实现了电气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这不仅提高了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6、智能网联技术:构建智能出行的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技术是实现智能出行的关键所在。上汽集团此次推出的智能网联技术,通过集成车载通信、导航、娱乐等系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与外部环境、用户以及其他车辆的全面互联。这不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也为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7、全栈软件架构技术:实现整车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上汽集团此次推出的全栈软件架构技术,通过实现整车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这一技术的实现,使得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驾驶场景和需求,同时也为其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写在最后: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下半场,如今车市也出现了种种乱象,比如智能驾驶的滥用,车机系统的泛娱乐化等等。上汽对此一阵见血地指出,“汽车智能化的本质,是让智能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比如更安全,而不是把车里搞的花里胡哨”。
最近,上汽集团就与全球老牌车企奥迪深化合作,共同启动全新智能数字平台ADP。这个平台融合了上汽、奥迪两家整车厂各自最核心的技术研发实力,将诞生双方联手打造的多款智能新能源汽车。目前,首批量产车已确定为3款SUV车型,最快在2025年年底前就将上市。奥迪方面透露,新车型中,车机互联、智能驾驶、固态电池、能耗转化率等多方面的技术都将来自上汽。